【古墓】后里張青雲之墓:日治時期內埔區區長

后里開發歷程與由福建南安渡海來台的張圻招家族關係甚為密切,張圻招原籍為河南直隸光州,唐山祖為唐龍圖學士張天覺。至五代時,張家因避亂遷至閩,在福建泉州府南安縣賢坂鄉四十六都定居下來。而開台祖張圻招則於乾隆20年(1755)渡海來台。

張圻招有子張天前、張錫遠,張天前隨父來台後不久返回大陸,未再來台。張錫遠生於台灣育有二子,分別為張澤響、張澤強,兩人皆跟隨父親的腳步進行開墾。

張澤響育有四子,分別為:張松宗、張松濟、張松紀、張松燕;而張澤強則育有二子,一子張悅卿,一子不詳。鑑於人丁單薄,因之張澤響即將張松濟出嗣給張澤強。

道光29年(1849)正月,張澤強與張松燕二人相約出門,行經大甲東附近,遭地方人士誤認為搶匪,遭到砍殺。張澤強當場死亡,張松燕則左手被砍傷,負傷逃逸。張松燕前往大陸告官,獲勝訴,判決將加害者之財產歸張松燕及張澤強家屬,張松燕因而致富,從此一躍成為地方上之頭人,為地方上人士排解糾紛,為張家傳奇之一,地方上稱為「瘸手燕」。

渡台第5代張程財(1855-1899),為張松燕之子,墩仔腳地區利用大甲溪水鑿圳灌溉先驅,為墩仔腳地方聞人。日治時期張程財雅不欲接受日本統治,日人藉口搜查盜匪,而誣其為地方土匪頭目,予以逮捕問罪絞刑。程財僅要求不得連累無辜,明治32年從容赴刑,義行至今仍讓鄉人稱道。

渡台第5代張青雲(1852-1925),為張松紀之子,張松紀因戴潮春事件,受封六品軍功,張青雲於父親身故後繼承軍功之祿,持續經營糖廍,並曾獲例貢生身份。

張青雲有鑑於家族在內埔墩仔腳地區的開墾工作持續進行,但內埔北圳灌溉之區並無法完全灌溉到整個墩仔腳。因此張青雲在經營糖廍之餘,決定投資開圳工程。除了本身自有的資金四萬以外,還設法向外借貸、籌資合夥。水圳於光緒18年(1892)動工,以張程財在枋寮地方鑿圳的位置為基礎,進行開圳之工作,至明治32年(1899)完成。自此內埔地區數百甲之地,因有水灌溉,盡成膏腴,張青雲也因此收入大增,一躍成為地方頭人。

張青雲在開鑿內埔圳之後,因以水易地,因此家產驟增,本因經營糖廍家道就不錯的張家,加上開鑿水圳所得的土地,張青雲一瞬間富甲一方,成為墩仔腳地區數一數二的富家。在開圳方面致富之後,他也開始投資其他圳路。

日治時期開始時,張青雲擔任內埔區長一職,其間造橋鋪路,為地方建設盡心盡力。張青雲於大正6年(1917)依明治29年(1896)發佈「臺灣紳章條規」,接受紳章表揚

張松紀育有三子,張燿月享年41 歲,張脩治享年38歲。因此張青雲撫育燿月及脩治的孩子,其中燿月之子張堪出嗣給青雲,張基南(即張南)出嗣給張脩治,以繼承他的香火。張基田、張基花則延續張燿月後嗣。

張青雲己出張基濱、張基旺。張基旺和張基濱相差48歲,張基旺和張堪相差36歲。長子張基濱早逝,張基濱遺孀張氏林絨領養一螟蛉子張喬蔭及養女張鳳錢。

張青雲日後為這些子姪輩覓得佳緣,姪子張南與台中街林染春(瑾園興築人林子瑾父親,瑾園在民國107年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長女林海棠為妻,林染春其資產僅次於辜顯榮,在大正5年(1916)時約有九十萬元。姪子張花迎娶了大甲頂店首富梁比美(大甲瑞蓮堂興築人,民國105年指定為台中市市定古蹟)的次女梁月桂為妻。

張青雲別世之後,張松紀派下進行分家,隨著戰後土地改革的施行,張家地主身份大受影響,於是開始投身地方公眾事業,各地方機構處處可見張家人之蹤影,在渡台第8代張漢鄒(張喬蔭子),在民國79年結束鄉長任期後,張家在后里的政治圈正式劃下了句點。張漢鄒子張桂碩於民國75年於豐原創立聯翔餅店,目前分店十數家,為台中知名糕餅店家 。

張青雲墓位於堂弟張彩臣墓左側(龍爿),日治時期張家為合乎總督府訂定之墓葬規範,將張彩臣與張青雲之墓地與周邊土地一併捐作公墓使用,即今之后里區第一公墓。張青雲墓建於大正乙丑年,即日治大正14年、公元1925年。台中市政府於民國96年公告為市定古蹟。

張青雲墓園占地遼闊,以墓塚為中心,前置墓庭與墓埕,墓庭設拜石,三道曲手以泉州石與青斗石相間配置,陰刻、淺浮雕、浮雕與圓雕雕刻技法並用,墓埕設矮墩區隔地界。

墓碑與供桌相連,墓碑以三塊石板合組而成,墓碑上橫刻著「南安」兩字,上雕蓮花圖案,中央豎刻著「顯考青雲張公墓」,供桌立面石雕可能遭竊過應為近年新作,圖案為「雙鳳朝牡丹」,鳳凰為祥瑞之鳥、鳥中之王,牡丹為萬花之王,兩旁雙鳳圍繞,頭朝向牡丹,寓意富貴吉祥。

一墓手

龍虎爿伸手雕鑿「松間鶴舞」、「竹下鹿鳴」吉祥圖案,均為祝壽之意。地面因有洩水坡度,故石堵拍起來覺得有點歪斜。

寶柱正面雋刻「靈蹤已隱松楸裏」、「琦行猶存桑梓間」。「松楸」為松樹與楸樹,墓地多植,因以代稱墳墓。「桑梓」為桑樹和梓樹,古時住宅旁常栽種桑樹以養蠶,種梓樹以製作器具,後借指故鄉家園。琦行:特異不凡的品行。

寶柱上一對童子分別捧著香爐及鮮花。

二墓手

二墓手石堵雕鑿花鳥圖。曲手石堵寓意「喜上眉梢」、「必得其壽」。

*必得其壽 - 木筆花、綬帶鳥或壽石
玉蘭花又稱木筆,木筆的「筆」字和「必」同音;綬帶鳥的「綬」和「壽」同音,取其諧音寓意「必得其壽」。

三墓手

伸手與曲手轉折處寶柱上立有一對獅子鎮墓、守墓。

三伸手石堵分三段,中間題字、兩側為畫,龍虎爿4堵畫作合起來為「八駿馬」。

馬的形象常被繪於各種皇家吉祥圖中。最早的駿馬吉祥圖是「周王八駿圖」,傳說周穆王有良馬八匹,乘之週遊天下而得名「八駿」。關於「八駿」的名稱,《玉堂叢書》因其毛色而命名爲「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拾遺記》則記載「八駿」之名爲絕地、翻羽、奔霄、超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此圖象徵人才濟濟。

三曲手石堵分三段,中間鄭幼春題字、兩側為畫。

四面石堵中一面應曾遭竊,為近年新作,石材明顯不同。在題材上不是格套作品,二為人物構圖、二為博古圖,Otto眼拙看不出其意涵。

二曲手末端「龍蟠虎踞」石雕。

墓埕區

區隔地界的矮墩來到外子孫巷前,高度變成半人高矮牆,未端以軟折書卷造型收尾。矮牆前設有石桌石椅,桌椅線條造型優雅。

全文2516字、33張照片。
拍攝日期:2022.09.21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1.王姝媛 98年碩論《后里張圻招家族之研究(1755-1990) 》頁19、22-24、31、37、39、47、64  91
2.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
3.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