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北港朝天宮:台灣寺廟建築之典範(下篇)

拜殿、正殿

正殿面寬三開間,建在70公分高的台基上,正殿前面連接著等面寬之拜殿,即堂前附軒之形式。拜殿屋頂為捲棚式,有八角蟠龍石柱,雖未見落款,然見其形式古拙,據風格研判當為清咸豐年間大修時物。正殿為硬山式,二間裡簷相近,間設水漕連結而成。

民國49年正殿以鋼筋水泥改建為樓閣式歇山重簷頂,二樓有平座欄杆,屋簷起翹曲線優美,簷下裝飾許多網目斗栱及玻璃蓮花吊筒,夜間可兼為吊燈照明,為澎湖匠師謝自南之作品。將原本約6公尺高之正殿抬升至15公尺,主要欲提升媽祖廟氣勢,並解決大量香菸擁擠於媽祖殿中之通風問題,但保留神龕部位部分木構造,並將拆除木構造較精彩的部分予以收藏保存,至此完成今日所見北港朝天宮主要樣貌。

在正殿之前的中庭,原來與龍虎門內的側庭之間有牆相隔,牆上闢八角門洞,在民國49年因香客過於擁擠而被拆除了。

拜殿屋脊上的剪黏出自江清露之手。正脊脊背上為麒麟太子,兩側有飛鳳,脊肚戲齣為《三國演義》第5回 ‧ 三英戰呂布。

規帶牌頭剪黏戲齣為「張翼德義釋嚴顏」、「廬陵王彩樓招親」、「羅成比武」、「許諸裸衣鬥馬超」。

外寮吊筒、托木、連拖

拜殿左右廊牆墀頭上尚保存大木匠師陳應彬捐獻,由洪坤福所燒製的交趾人物,捐獻者本字刻於假山之上。

拜殿廊牆之石垛為清咸豐初年所置亦可能為乾隆年間大修所留。主題為「漁樵耕讀」。

拜殿捲棚頂

正殿中央裝置一座圓形大藻井。二十四支斗栱從圓周的斗座向中心出挑,四跳之後再轉為螺旋型,二跳之後齊集頂心,頂心板畫團龍紋,象徵至高無上,藻井中又加入許多吊筒,繁複至極。

正殿內主祀天上聖母,計有大小七尊神像,供在神龕後排居中者即為鎮殿媽祖,供在前排居中者為祖媽,其餘左右各供奉二媽、三媽、四媽、五媽及六媽。殿內另配祀千順將軍及太子爺等。這些神像皆有數百年歷史,造形古樸莊嚴,深富文化及藝術價值。神龕上方雍正帝御書「神昭海表」匾額。清雍正4年(公元1726年)雍正帝御書「神昭海表」匾額,分送湄洲、廈門、台灣三地懸掛,以謝神恩。朝天宮亦摩得一匾懸掛。在殿內神龕之下,還有一口古井,現已封蓋,這是古代初建時傳說即有的古井。

拜殿之山牆鵝頭,簷下火庫雙層,簷板一層,均貼瓷花。頸墜極為考究,墜飾為立體的磬牌,造型玲瓏,中懸葫蘆,兩旁有螭虎拱護。

正殿與拜殿銜接處設落水口,大雨時可直接排水。

正殿後牆以紅磚砌成「萬字不斷」圖案,四周框以磚雕。牆上水車堵還保有少數泥塑亭閣,為洪坤福作品,鑲以玻璃保護,現,玻璃污穢不堪無法透視。水車堵上為「雙龍搶珠」和璽彩繪。和璽彩畫,又稱宮殿建築彩畫,這種漢族宮殿建築彩畫在清代是一種最高等級的彩畫,大多畫在宮殿建築上或與皇家有關的建築之上。

觀音殿

三進為觀音殿是現在朝天宮內最古老的建築,大部分的台基為初建時原物,大木結構為清乾隆16年(1751)及咸豐初年所建。殿有一對龍柱,龍身緊黏柱身,左署乾隆乙末年臘月敬立,即清乾隆40年(1775),為朝天宮珍寶。

觀音殿前面的石階中央孝子釘。在清朝道光年間,泉州府南安縣的蕭姓人士,跟他的母親一起從唐山來台灣找尋父親,在渡海的過程中,母親卻被大浪沖走,他到了笨港的媽祖廟,向廟裡的媽祖祈求能早日找到他的父母親,他看到地上有一根粗的鐵釘,於是他便向媽祖請求如果能找到他的父母,就讓這根鐵釘能釘入花崗岩之中,他徒手將鐵釘往地上釘去,鐵釘應聲釘入堅硬的花崗石中。這個消息傳遍了笨港,許多人紛紛幫他打聽他的父母的下落。終於在麥寮找到了他的母親,隨後在鹿港找到了父親。

觀音殿廊道員光門上之扇景裝飾內有交趾陶人物,龍爿「老子騎牛入函谷關」;虎爿「蕭何月下追韓信」,為洪坤福作品。

殿前泉州白石所雕蟠龍柱,係圓柱單龍作法,雕刻風格古拙而渾然一體,龍身緊纏著柱體,雕鑿之法沈潛內斂,被視為台灣的乾隆期龍柱之最高峰代表作。龍柱上鐫刻「乾隆乙未年臘月敬立」之落訣,即清乾隆40年(1775)所雕置之證據。也有另一種推測,認為這對龍柱原立於正殿,日治時期大修時才移至觀音殿。無論如何,這對龍柱不但在藝術史上之價值高,在朝天宮廟史之研究上亦是寶貴的證物。

觀音神像,法相莊嚴。

左右牆前,從祀十八羅漢,左右各有花磚所砌台座,左右各供九尊。東邊為降龍尊者、百納尊者、進香尊者、彌勒尊者、志公禪師、開心尊者、達摩尊者、飛鈸尊者及目蓮尊者。西邊為伏虎尊者、優婆尊者、進花尊者、進燈尊者、梁武帝、長眉尊者、進果尊者、戲獅尊者及洗耳尊者。

觀音殿左、右次間神龕內供奉許多媽祖神像,其中一尊名「首德媽祖」為民國85年)4月29日,時任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文豪,親自率董監事護送祖廟鎮殿媽祖之一「首德媽祖」予朝天宮,永鎮笨港。

觀音殿後牆正中央有「天官賜福」堆塑畫,為林劍峰與許哲彥攜手作品。兩側則是安著歷代石碑。

「重修諸羅縣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本件碑記係乾隆40年重修紀事,並贊天后神蹟與神道。碑文中所指「笨港天后宮建自雍正庚戌歲,脩於乾隆辛未年」一語,乃指雍正8年(1730)擴建,乾隆16年(1751)重修。

聖父母殿

朝天宮的最後一殿為聖父母殿,此殿之出現較晚,於清咸豐5年(1855)始建,咸豐9年落成。後殿依傳統規制,其開間數應居最多。一般民宅有所謂「大厝七包三」之說法,即後落七間,前落三間。朝天宮後殿面寬五間,可以包住正殿的三間。

護室前附建單簷歇山軒亭,也稱之為四垂亭。四柱支撐,木柱用竹節珠。這種在院子置雙亭的格局並非很多,僅有數例而已。

歇山軒亭規帶排頭有「人心四不足」交趾陶,分別為:漢武為帝欲成仙、石崇鉅富嘆無錢、嫦娥照鏡嫌貌醜、彭祖焚香祝壽年。

民國83年聖父母殿火災,聖父母殿及南華閣屋身燒失。民國88年聖父母殿重建落成。

人丁形舖設的地磚,取人丁興旺之意。燒陶師傅在燒製好的磚面留下手印增加摩擦力,具止滑作用,防行人跌倒。

光明殿

民國88年聖父母殿後的倉庫改建為光明殿。註:未列入「四落八殿,一埕七院」。

十二地支神將,以武將的形象呈現,頭盔上綴以十二生肖頭作為分辨。

中央奉祀佛教之三寶佛 - 釋迦如來、彌陀如來、藥師如來。

龍虎門

龍虎門位於三川殿的左右翼,日治時期重建三川門時由陳應彬一併設計,改建為現況的模樣。龍虎門的構造頗為特殊,其屋頂使用重簷歇山,並非假四垂,上下簷使用同一根柱子,棟架藏於天花板及藻井內。

龍虎門正脊上分別為太乙救苦天尊與南極仙翁,西施脊為「七仙女」與「竹林七賢」,脊肚剪黏戲文為「劉備送別徐庶」與「趙子龍單騎救主」

龍虎門計四規帶,排頭戲文為「四聘」:堯聘舜、商湯聘伊尹、文王聘太公、劉備聘孔明

「藻井」顧名思義是一種華麗藻飾的天花板,它源自漢朝末年的佛教石窟,在石窟內部上方雕出蓮花或各種飛天圖案,後世應用到木結構的殿堂內。

鹿港龍山寺戲台上方的藻井,為全台首屈一指的作品,清道光11年(1831)重修時所興建,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道光以前的台灣未曾出現結網,而從公元1831年到公元1911年的七十年間亦未出現過結網,直到陳應彬於公元1911年建造的北港天宮龍虎門內。

朝天宮龍虎門藻井並非圓形也不是正八角形,為一種扁長形的八角形,稱為「長枝八角蜘蛛結網」,極為特殊。為全台第一座「長枝八角形藻井」,為台灣寺廟之中最為複雜與華麗的結網。

長方形的樑框,先架斜樑,抹邊成為八角形,較長的邊出四支斗栱,較短的邊則出二支斗栱,四個轉角處亦各出一支斗栱,合計共出二十八支斗栱。每支斗栱伸出之後再出四十五度斜栱,呈放射狀的「米字形」斗栱,有如樹枝分叉。三跳之後再框一圈八角樑,以雕花板伸高,準備構成第二層藻井。

第二層與下層不同,減少斗栱數目,只出十二支斗栱,三跳之後齊集頂心。頂心為一塊長形八角封板,上雕雙鶴共舞、牡丹花,象徵「一品富貴」,封板邊框飾以花草紋。

在台灣甚為少見上層井使用肋樑式的彎曲面天花板。肋樑在宋朝建築被稱為「陽馬板」。

三官殿及凌虛閣、文昌殿及聚奎閣

凌虛殿實為一座門廳,形如三川門,它是三官殿之前殿。聚奎殿實為一座門廳,形如三川門,它是文昌殿之前殿。

清道光19年(1839)北港貢生蔡氏原倡建一座文昌祠,並成立聚奎社,從倡文風,以文會友。至清光緒31年(1905),因朝天宮部份殿宇失火必須重建,重建後的文昌殿供奉文昌祠遷移過來的神明。文昌殿之建築格局與三官殿相似,但係另一派匠師所建,故風格不同,可細加比較。聚奎閣的形制與凌虛殿相同,但木結構細部卻各異,可能為「對場作」。

凌虛殿,中門用石鼓,木雕窗上有「螭虎團字」。

聚奎殿,中門用石鼓,木雕窗上為「螭虎團爐」圖案。

凌虛殿木雕窗,龍爿「功參造化」螭虎團字;虎爿「德配乾坤」螭虎團字,每個字均為二支螭虎所組成,雌雄成雙。以螭虎團字並不容易,除了筆畫不能有誤,龍本身的頭、頸、身、腳及尾巴亦得俱全。

聚奎殿木雕窗,「螭虎團爐」,「螭虎團爐」窗為「硬團」;凌虛殿中門兩側「螭虎團字」窗為「軟團」。

凌虛殿,正門門神彩繪一說是康、趙元帥,為陳壽彝司作品,兩側小港門的門神為二十四節氣神。

聚奎殿,正門門神彩繪一說是秦叔寶、尉遲恭;一說是神荼、鬱壘,為陳壽彝司作品,兩側小港門的門神為天干十神與地支十二將。

北港朝天宮凌虛殿、聚奎閣彩繪門扇因年久受潮,多所汙損,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負責修復,於民國102年修復完成,安裝回原位。

三官殿主祀三官大帝。

文昌殿主祀文昌帝君。

三官即天官、地官及水官,合稱三官大帝。按民間信仰的說法,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 水官為大禹。道經稱: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文昌帝君。

圖上三官殿前御路;圖下文昌殿御路。

文昌殿御路階係泉郊新徳泰號敬捐,左上角署道光庚子年陽月立,這座御路雕以「雙龍戲珠」之題材,一龍在右上角,另一龍居左下角,呈天地交泰狀。構圖嚴謹。雙龍崢嶸翻轉富陽剛之美,與祥雲浪花之陰柔氣氛形成強烈的對比,而龍珠安排正中央,凝聚了整座石雕之力量,被認為台灣最美的石陞藝術傑作。

附記

北港朝天宮,據載最早由清康熙33年第一代開山祖師樹璧和尚,恭迎湄洲朝天閣聖母來台,駐駕笨港的一座古井上(即北港朝天宮正殿),卻再也搬不動,進而發展成今日規模。這段口傳歷史是眾多信徒熟知的經歷,但可供佐證的文物不多,除朝天宮保留的清代各項碑文,廟方典藏雍正年間的樹璧和尚泥塑像、蓮座與其陶缽,是僅足考證的「鎮廟三寶」,至於樹璧,連史學界也不可考。

經常進出大陸的副董事長蔡輔雄,去年無意得知樹璧的家鄉可能位於距湄洲不遠的仙遊縣,他隨即和董事蘇榮泉、蕭慧敏等人前往訪查,終在蓋尾鎮一個沙峰村落,找到樹璧的故鄉。經向當地樹璧和尚出家的「龍紀寺」探訪,找到樹璧墳位及其年籍。蔡輔雄說,樹璧和尚俗名「嚴瑞義」,康熙3年出生、五十九年圓寂,神位奉於寺內。他精通醫藥,救人無數,被奉為祖師爺,村內許多家戶、藥商至今仍供奉其神像。

一年多來,朝天宮與龍紀寺加強交流,最近更獲得光緒3年的《沙園龍紀寺朝天閣》,詳載樹璧迎聖母來台的經過,此書年代久遠,書皮裂脆,十分珍貴。

本段文字引自2013/11/21《人間福報》台灣媽祖史新突破.發現樹璧和尚墳口傳歷史獲佐證,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關聯閱讀


全文4513字、81張照片。
拍攝日期:2019.06.22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1.維基百科
2.內政部「台灣宗教百景」網站
3.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4.北港朝天宮官網
5.北港朝天宮-線上行動導覽
6.李乾朗《北港朝天宮建築與裝飾藝術》北港朝天宮 1993
7.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
8.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