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北港朝天宮:台灣寺廟建築之典範(上篇)

摘要

A文資別:國定古蹟
B創建年代:清雍正8年(1730)
C主祀神祇:天上聖母
D平面格局現貌:四落八殿,一埕七院
E知曾參與興築或修復匠師:
   1.大木作:林天賜(1855-1859),陳應彬、陳專琳(1908-1912),正殿增高謝自南(1960)
   2.鑿花:李煥美、葉經義(1967),張旭輝(修復)
   3.石雕:莊奇(1855-1859),蔣文山、蔣棟材,蔣玉坤(1894),蔣九、蔣文鳳、蔣國振(1969)。
   4.泥塑剪黏交趾陶:柯訓、柯仁來、洪坤福(1912),蔡文董、林添木(1926),洪坤福、姚自來、詹懷枋、江清露(1929),姚自來、江清露(1957-1959),陳專友、江清露(1963),許哲彥(2008),陳三火,黃嘉宏
   5.彩繪:陳玉峰(1954、1960門神、1961法壇彩畫),丁清石(壁畫);陳壽彝(1988門神),林仁和(後殿)
   6.土水:張望(1855-1859),廖伍(1912)
F特色:
   1.清乾隆40年(1775)觀音殿龍柱
   2.清咸豐02年(1852)拜殿龍柱 
   3.清道光17年(1837)文昌殿御路被認為台灣最美的石陞藝術傑作。
   4.清咸豐02年(1852)埕前獅
   5.四海龍王之石雕像雕工精湛被譽為全台石雕之傑作。
   6.升庵假四垂屋頂,這種高度發揮結構技術的創造,首見於由陳應彬設計的北港朝天宮三川門。
   7.全台第一座長枝八角形藻井。
   8.以台灣寺廟建築之精雕細琢而論,朝天宮三川門棟架可謂登峰造極之作,被視為台灣寺廟建築之典範。
   9.北港朝天宮三川門之瓜筒被公認為台灣所見最美而做工講究之作品。

北港朝天宮歷史沿革

清康熙33年(1694)臨濟宗等34代高憎樹壁自中國福建湄州恭奉媽祖神尊渡海來台,駐蹕笨港,開基立廟,先以茅庵暫祀。清雍正8年(1730)醵金重建以瓦易茅,奠下日後規模之基礎。

自樹壁傳下17代禪宗法脈結束後,日治大正10年(1921)朝天宮成立管理委員會取代原本僧侶管理系統,民國62年配合政府政策,改為財團法人,朝天宮董監事會現由擁有投票權的北港鎮內15里的五千多位戶長投票選出。

關於北港朝天宮之創建,口傳、志書與碑記互有出入,現存於朝天宮內之清乾隆40年(1775),「重修諸羅縣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則以清雍正8年(1730)為朝天宮創建之年。依同碑記記載,乾隆16年(1751)朝天宮曾經過整修。到了清乾隆40年(1775)整修共完成三川、拜亭、聖母殿、觀音殿、東側室仔六間。今日觀音殿前的蟠龍石柱便是當時修建所完成之作品。

咸豐以前,朝天宮又歷經三次重修,其中較重要的是清道光17年(1837),此次修建還留有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的獻匾和泉郊新德泰號敬獻的「雙龍戲珠」御路。清咸豐5-9年(1855-1859)重修三川、拜亭、正殿、觀音殿及東側室仔(護龍)六棟,新建聖父母殿,東側室仔(護龍)一棟,西側室仔(護龍)七棟,耗費二萬餘元,據朝天宮所保留史料,木匠為林天賜,土匠為張望,石匠為莊奇。

光緒20年(公元1894年)北港街大火,朝天宮前殿及一間室仔略受波及,加上日治時期1904年、1906年地震,受地震影響於明治40年(1907)全台各地募款,計募得七萬九千餘元,整修正殿、觀音殿、聖父母殿,新建三川殿、拜殿、龍虎兩門、凌虛閣、三官殿、聚奎閣、文昌殿。當時新建殿宇華麗之盛,由《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甚至將之比擬為在臺灣之日光東照宮(今世界文化遺產)。已知匠師:大木作為陳應彬,剪黏為洪坤福,石匠為惠安蔣棟材、蔣文山、蔣玉坤。

日治時期大正7-11年(1918-1922)周邊道路進行市區改正拓寬,伴隨市區改正興建環繞廟宇周圍的橢圓型圍牆。民國49年正殿以鋼筋水泥改建,為澎湖匠師謝自南之作品,將原本約6公尺高之正殿抬升至15公尺。

民國52-61年間,陸續進行金爐、鐘鼓樓新建工程。民國83年聖父母殿、南華閣火災,民國88年)聖父母殿重建落成,聖父母殿後的倉庫改建為光明殿(三寶佛殿)。


北港朝天宮之建築屬福建系統,為一宮殿式之建築,近千坪殿宇分為四進,從廟埕外看朝天宮正面,其外觀猶如三廟並列,中央為三川門,即中軸之主要入口,左翼為龍門;右翼為虎門。三川門、龍門、虎門再加上外側兩道過水,門開共九間,凸顯主神地位之崇高。宮前一廣場,地面鋪石,四面圍繞台灣觀音山石圍牆,設有正、左二、右二共五個出入口。

正面入口兩側蹲躆在石牆前方的一對清咸豐2年(1852)玉昌湖青斗石雕成石獅子。在廟埕外之石欄杆柱上,聳立著東、西、南、北四海龍王之石雕像,每尊龍王皆騎坐在水龍之上,姿態各異,氣勢雄健,雕工沈潛內斂,可能是當時來做朝天宮石雕師傅蔣文山、蔣棟材父子及蔣玉坤所作。尊尊衣褶飄逸,線條流暢自然,姿態優美,表情生動,栩栩如生,雕工精湛,被譽為全台石雕之傑作。

三川門

三川屋頂為「升庵假四垂」,在三川屋頂再加一個歇山頂,匠人稱為假四垂或升庵式做法。假四垂時,明間的棟架要整個提高,通樑上疊斗數多增至五斗以上。明間提高,次間不提,而造成上下簷的效果。上簷的歇山角柱可由下簷點金柱延長,亦可由步通獅座上的疊斗延長,技巧相當複雜。這種高度發揮結構技術的創造,首見於由陳應彬在日治時期設計的北港朝天宮三川門。

陳應彬主持修建工程,完成三川門、龍虎兩門、三官殿及凌虛閣、文昌殿及聚奎閣等殿宇。竣工後陳應彬聲名大噪成為北部漳派首席大匠師,全台各地媽祖廟紛紛邀請他前往修築

屋脊上的剪黏為民國51年由洪坤福之高徒江清露匠師所作,後經其徒許哲彥修復。早年台灣的剪粘流派有所謂的「南何北洪」,指南部的何金龍以及北部的洪坤福。兩派風格最主要的差異在於,洪坤福著重形勢,不拘細節,何金龍則是作工精細而北港朝天宮先後歷經了柯訓、洪坤福,及派下徒弟修建,特別是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由江清露完成,北港朝天宮的剪粘裝飾可說是江清露個人的代表作。

西施窗中央剪黏為「八仙賀壽」,脊肚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95回 ‧ 空城計。

三川前,規帶牌頭剪黏戲齣分別出自「甘露寺」、「魚腹藏劍」、「古城會」、「結草報恩」。

三川後,規帶牌頭

三川門面寬三間,進深三間,九架桁,採四柱法,前後對稱。架內二通三瓜,大通樑為陳玉峰之「八仙過海」作品,已斑駁難辨。以台灣寺廟建築之精雕細琢而論,朝天宮三川門的棟架可說是登峰造極之作,被視為台灣寺廟建築之典範。

門楣上排樓斗栱使用斜栱,除了正面出栱外,兩邊四十五度再出一支栱,層層上疊,托住桁木,同時又安置八位飛天仙女雕像,由內朝外高高在上。後點金柱壽樑上排樓斜栱則是八仙雕像。

架內二通三瓜瓜筒使用銼瓜筒,束木以浮螺雕法非常美觀。中脊下疊四斗,二架則疊五斗,每顆斗自下至上逐漸縮小,顧及力學原理。朝天宮三川門之瓜筒被公認為台灣所見最美而做工講究之作品。

左右次間二通斗座雕鑿鷹與熊寓意「英雄」。

「升庵假四垂」屋頂木架構中,上檐的角柱直接落在下檐步通的前步口廊獅座、後步口廊象座上。

前、後步口廊壽樑上使用溜金斗栱。溜金斗栱置於樑上前後出挑的斗栱,亦為看架斗栱的一種。通常以壽樑為支點、前挑出簷,後尾頂住桁木,形成秤樣的槓桿。他的構件只有斗及栱,栱身傾斜。

前步口廊,左一路員光鑿花戲文出自 《狄青演義 》第19回 ‧ 狄青怒斬黃天化。右一路員光鑿花戲文出自 《三國演義》第42回 ‧ 張飛大鬧長坂橋

後步口廊,正路(左一路、右一路)通樑、員光。

前、後步口廊次間通樑棟架使用螃蟹斗座。

前步口廊龍虎爿一正一反的螃蟹斗座,細微的雕刻中藏著「三元」、「及第」等字樣。蟹身有甲冑樣的硬殼,象徵高中科甲之意,古時多用來象徵考取功名,期以榮歸鄉里光宗耀祖。

後步口廊龍虎爿一正一反的螃蟹斗座,兩螯夾著珠鍊與筆、書,腳上牽著蘆葦草,象徵「二甲傳臚」。在科舉考試的制度中,最高階的殿試第一等的稱為「一甲」,只錄取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等則稱為「二甲」,第三等稱為「三甲」,二甲以及三甲的第一名都叫傳臚。

三川門石雕工程由蔣文山、蔣棟材父子承攬,前步口廊蟠龍柱為蔣棟材作品。門前獅座上刻有「明治庚戌年」、「五月吉日置」,即日治明治43年(1910)。

前步口廊外寮吊筒、托木、連拖

後步口廊外寮吊筒、托木、連拖

前、後步口廊通屐、員光屐、吊筒。

前步口廊門楣,左次間門楣上刻著「坤儀配地」;右次間門楣上刻著「水德參天」。

中港門兩旁透雕窗取材自二十四孝的十二則故事所構成。

前步口廊對看牆內側身堵為「蒼龍教子」、「虎子情深」石雕,採「剔地起突」又稱深浮雕技法;四周為「減地平鈒」技法。後步口廊對看牆內側身堵則雕鑿武場戲文,龍爿為「狄青對刀」又稱「狄青腰斬王天化」,虎爿為「耀武樓 ‧ 羅通秦懷玉比武奪帥」。

前步口廊對看牆外側身堵以武將持「旗」,童子持球」、武將持「戟」及童子持「磬」來諧音「祈求吉慶」;後步口廊對看牆外側身堵為「博古圖」。「祈求吉慶」、「博古圖」外側「四季平安」堵採「水磨沉花」技法。

前步口廊對看牆內側裙堵為松鶴竹鹿(尚好、得祿)。註:後步口廊對看牆內側裙堵因供遊客休息長椅擋住未拍攝。

前步口廊對看牆外側裙堵為「雙龍謢爐」,採「壓地隱起」雕刻技法。四角如意紋,中央為一香爐、葫蘆蓋,兩邊雙龍圍住,線條流暢優美。。註:後步口廊對看牆外側裙堵因供遊客休息長椅擋住未拍攝。

三川前墀頭為俗稱的「憨番抬廟角」,三川後墀頭則是墀頭獅。龍爿「憨番抬廟角」是紅髮髯鬚的荷蘭人造型,虎爿「憨番抬廟角」是戴頂圓帽的虯髯力士,為洪坤福作品,他的交趾陶作品存世不多,現在只有朝天宮、台北龍山寺及保安宮藏有較完整的遺作。

洪坤福(1865 - ?),世稱尪仔福,福建泉州同安縣人,交趾陶與剪黏技師。隨師柯訓渡海來台參與北港朝天宮和新港奉天宮重建工程,並定居於今嘉義縣新港鄉一帶授徒,使該地成為台灣交趾陶工藝與寺廟裝修工程重鎮。在交趾陶工藝方面,以泉州系統手藝和「水彩釉」上色技術,與潮州系統、寶石釉大師葉王並為台灣交趾陶兩大系統;在剪黏藝術方面,則與潮州何金龍並稱「南何北洪」,為北派宗匠。

關聯閱讀


全文3888字、68張照片。
拍攝日期:2019.06.22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1.維基百科
2.內政部「台灣宗教百景」網站
3.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4.北港朝天宮官網
5.北港朝天宮-線上行動導覽
6.李乾朗《北港朝天宮建築與裝飾藝術》北港朝天宮 1993
7.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
8.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