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堪(1881-1935),號富亭,是后里賢坂張氏家族渡台第6代,為張燿月之子,因父親早逝、母親改嫁,過繼給張青雲。張堪繼承其父開鑿南圳(即內埔圳),引大甲溪灌溉田地,沿線不少民眾為取得灌溉水源,乃採取「割地換水」方式,張堪家族因此獲取約300 公頃之良田。
張堪秉持父親的理念,對佃戶仁慈相待,租佃較其他地主便宜,與佃農定契約不限期,也不加租,因此佃戶遇到困難時,張堪不但不會要他們解約,反而設法協助其度過難關,因此在地方上甚受敬重。
日治大正9年,實施地方改制,張堪擔任第一屆庄長,直至昭和10年(1935)后里大地震罹難為止,前後長達 15 年。大正14年(1925)曾獲頒授紳章表揚。
現在的台中市后里區在日治時期 1920 年以後劃歸臺中州豐原郡內埔庄,庄內分成12大字:后里、屯子腳、中和、舊社、四塊厝、月眉、圳寮、牛稠坑、七塊厝、中社、公館、新店。在 1920 年之前,內埔庄的範圍則屬苗栗三堡。屯子腳本為內埔的中心聚落,日治時期即以屯子腳為庄的行政區,設置庄役場等行政機關。
張堪擔任庄長期間的手當(即津貼)從未拿回家,而是交由庄役場,全數作為內埔庄建設款項。張堪除了擔任內埔庄長外,尚兼任內埔庄農會組合長、「青雲博愛會」及「育才會」會長之職。
張堪為地方建設盡心盡力樂善好施,日治大正11年(1922),張堪捐地興學設立月眉分教場(今月眉國小前身);昭和10年(1935)與張花共同捐地三甲多興學創立后里農業公民學校(今后綜高級中學前身),明治43年(1910)捐地設立后里郵便局。
張堪育有四子:張銀河、張銀溪、張銀湖、張銀淮(出嗣張基南)。長子張銀河娶神岡庄林淑景次女林綠疇為妻,林淑景族人林維三、林全福、林萬選,均曾任神岡區長。張銀溪娶清水望族蔡介明五女蔡綉花為妻,族人蔡時洲、蔡蓮舫,曾任大肚上堡堡長、台中廳參事、台中區長。張銀湖娶后里陳李丁才女陳綉鳳,陳李丁才曾任內埔庄第八保保正、庄協議會員、水利組合評議員及信用組合監事等。屘子張銀淮,因祖父及父親皆已別世,所以由他的兄長為他安排娶霧峰林烈堂的女兒林如閨,林烈堂為霧峰林家頂厝領導人物,林文鳳長男、林獻堂之堂兄。
張青雲小兒子張基旺,因張青雲未安排就別世了,張堪生前幫張基旺選定了外埔劉定山(外埔劉秀才屋興築人,103年指定為台中市市定古蹟)的曾孫女劉貴妹為媳婦,劉貴妹的父親劉瑞生資產數十萬,為著名篤實農家名望人物,
張堪也替子姪輩覓得佳緣,張青雲長子張基濱遺孀領養螟蛉子張喬蔭娶苑裡望族山柑王頭之長女王賢水為妻。張花之長子張師堯娶台中林汝言之孫女林松濤,林汝言曾任藍興堡總理、台中區長、霧峰區長,明治35年(1902)獲紳章,林松濤父親林澄波曾任台中市協議會員、台中州會議員。
昭和10年(1935),中部地區發生一場大地震,其芮氏規模為7.1,震央位於大安溪中游,死傷人數一萬五千餘人,全倒及半倒家屋三萬八千餘間,受災居民多達二十六萬餘人。
這場地震張堪(張燿月二子出嗣張青雲)與張花(張燿月四子)一家22名同於邸內慘遭不幸。其中家屬17人,5名非家人。
除了張堪、張堪妻陳甚、張基旺(張青雲子)、張花、張花妻梁月桂、妾黃秀英、張花長女張淑、張基濱(張青雲子)養女張鳳錢外,另含長工、女傭及寄宿之客人。
張淑、張鳳錢兩位已出嫁,恰巧返家探親。張淑嫁與神岡社口林佐璿之孫林紹崧,林佐璿神岡聞人林振芳(社口大夫第興築人)次子。張鳳錢嫁與清水蔡錫琴,蔡錫琴是心臟科權威蔡念新次子。
張勘次子張銀溪(渡台第7代),接任庄長三個月之後,台灣就光復了。光復後內埔庄改為內埔鄉,張銀溪為官派鄉長,後參選為第一屆民選鄉長,曾任第一屆台中縣參議員(每鄉鎮一人)。
張堪等六人合葬墓,以墓塚為中心,前置墓庭與墓埕,墓庭設拜石、二道墓手。
墓碑與供桌相連,墓碑以三塊石板合組而成,墓碑上橫刻著「南安」兩字,中央豎刻著「顯祖張公基堪媽陳氏甚之坆墓」;左邊豎刻「張媽諱絨林氏孺人」右邊豎刻「張公花媽梁氏黃氏」。坆,為墳的異體字。從墓碑考妣人名觀之,為張堪、張堪妻陳甚、嫂林絨、張花、張花妻梁月桂、妾黃秀英合葬墓。
左右肩石雕鑿「南極星輝」與「麻姑獻壽,均為祝壽之意。在肩石上方兩邊有仙人斜躺側臥,形成拱衛之勢!
鹿經常陪伴在麻姑身邊,麻姑是傳說中的神仙,雖貌如少女,但見識過東海三次變桑田,年齡大到無法估算,是女壽仙的代表,常與男性的南極仙翁對仗。
供桌立面雕鑿財子壽三星,中間是天官,天官賜福代表財。龍爿是送子張遠霄大仙、虎爿是壽星南極仙翁。
一墓手
伸手石堵為題詞,曲手石堵陰刻山水畫。
石堵以陰刻技法呈現西湖十景中的「花港觀魚」、「平湖秋月」。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佈,有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雷峰夕照、南屏晚鐘。
二墓手
伸手石堵為題詞,曲手分三堵,中間題詞兩旁圖案。
寶柱上這對是鳳凰?
內側石堵圖案為岳母刺字(忠)、孝感動天(孝)、外側石堵為二則「四愛」故事。
墓埕
墓埕的石燈籠在台中地區其它墓塋較少見到。造形由上而下分成六部份是「寶珠」、「笠」、「火袋」、「中台」、「竿」和「台座」。
全文2180字、25張照片。
拍攝日期:2022.09.21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1.王姝媛 98年碩論《后里張圻招家族之研究(1755-1990) 》頁55-61、91-104
2.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
3.其他
在社群媒體上追蹤ott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