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蔡永在墓:光復後連任三屆沙鹿鎮民代表

蔡永在,原籍泉州府晉江縣蓮塘鄉,日治明治42年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出生於沙鹿鎮西勢里,先祖渡台後務農為業。蔡永在30歲時棄農從事土木包工,曾承攬烏溪治水防洪工程、擔任過6年保正。光復後連任三屆沙鹿鎮民代表(西勢里)。60年代創立「永在林業股份有限公司」承包林相變更造林工程,民國60年創組「中國造林事業協會」蟬聯三屆理事長,民年67年離世。其墓園位於鰲峰山上,坐東北朝西南,規模宏大。

蔡永在墓園採傳統墓之規制,符合「天圓地方,光前裕後,前作內弓月池狀」之傳統格式。

墓碑前作三墓手,外帶墓埕,墓園四周青山環繞,俯瞰山下鹿寮市區,山下有鹿寮北溪蜿蜒流過。

墓碑以三塊石板合組而成,燈號「蓮塘」,左、右肩石雕有龍紋圖案,墓碑與供桌相連,供桌有財子壽三星泥塑。墓碑後方設有墓龜,並施作圓曲狀護牆。設有俗稱「內子孫巷」之具排水功能凹溝環繞墓龜周圍。

頭墓手

頭墓手,泥塑彩繪麒麟及四腳花鳥吉祥圖案。麒麟瑞獸左公右母。中國對於風水是很講究的,麒麟為中國的傳統瑞獸,有吉祥如意的意義。麒麟是獸王,其牡(雄)為麒,其牝(雌)為麟。相傳體似麋鹿而呈黃色,尾似牛,首似狼有角一根,足呈馬形。

喜鵲俗稱為「喜鳥」,《禽經》:「鵲噪則喜生。」;茶花是花中嬌客四季常青,葉片翠綠光亮,冬青之際開紅、粉、白花,花朵宛如牡丹,豔麗、嬌媚,給人們帶來無限生機和希望,是吉祥、長壽和繁殖的象徵。茶花又名曼陀羅花,是佛教中的吉祥花。相傳佛祖傳法時手拈曼陀羅花,且漫天下起曼陀羅花雨,所以,茶花也象徵著寧靜安詳、吉祥如意、佛光普照。茶花與喜鵲的圖案組合寓意「春報喜先」。 


二墓手

二墓手石堵,有「二十四孝」泥塑彩繪、第六任副總統謝東閔「懋績千秋」題辭、前總統府國策顧問及資政蔡鴻文「林界典範」題辭。

泥塑彩繪石堵戲文:哭竹生筍、爲母埋兒。

《二十四孝》三國 ‧ 孟宗 - 哭竹生筍
三國時代,有一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幼年喪父,母親年紀老邁,患疾沈重 ,時逢冬月,風雪交加,未有竹筍,但母親思食筍煮羹,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因其孝感動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供奉母親,食畢疾病竟得痊癒。

《二十四孝》晉朝 ‧ 郭巨 - 爲母埋兒
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齲民不得奪。

泥塑彩繪石堵戲文:戲彩娛親、鹿乳奉親。

《二十四孝》春秋 ‧ 老萊子 - 戲彩娛親
周朝之老萊子,天性至為孝順,奉養雙親,盡擇極甚甘甜爽脆之食品。 自己雖行年七十,但從不自稱年老,且時常穿着五彩斑爛之衣服,在雙親之側扮裝嬰兒之遊戲,又常挑水至雙親堂上,故意跌臥地上,學出嬰兒啼哭之聲,以娛雙親。

《二十四孝》春秋 ‧ 郯子 -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郯國國君。姓嬴,子爵,其爲人講道德、施仁義,對百姓恩威有加。在其還沒有即位時,當時的君主和妃(也就是郯子的父母)年紀很大,且患得眼疾,需以鹿乳治療。郯子知道以後便身披鹿皮,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日,一位獵人去山中獵鹿,郯子急忙脫去鹿皮,將鹿乳奉親告訴了獵人。獵人知道之後贈其鹿乳並送其出山。

二曲手泥塑彩繪「松間鶴舞、竹下鹿鳴」,轉折處寶柱立面泥塑彩繪「喜上眉梢」、「舉家歡樂」。

松樹與鶴,俱為常見之物,但是在古人的觀念裏,則各具神異稟賦。松稱“百木之長”,長青不朽,據說壽過千年的松樹,所流松脂會變為茯苓,服者可得長生。鶴則稱“百羽之宗”,據說乃凡人登仙後所化。服松脂可登仙,登仙後可化鶴,遂有“千歲之鶴依千年之松”的說法,將松與鶴聯繫起來。類似故事在《西京雜記》等書中亦多有記載。瑞圖“松鶴長春”即據此來,也可繪一高齡老人站于松樹下,旁邊站著一隻鶴。此圖除用為向高齡夫婦祝頌雙雙長壽外,也泛作飛升登仙的象徵。

相信鵲能報喜的觀念,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已經在民間流行。唐朝時有關的兆驗故事便廣泛傳播。張鷟的《朝野僉載》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貞觀末期有個叫黎景逸的人,家門前的樹上有個鵲巢,他常餵食巢裏的鵲兒,長期以來,人鳥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獄,令他倍感痛苦。突然一天他餵食的那只鳥停在獄窗前歡叫不停。他暗自想大約有好消息要來了。果然三天后他被無罪釋放。有這些故事印證,畫鵲兆喜的風俗大為流行,品種也有多樣:如兩隻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一隻獾和一隻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

黃雀,亦叫蘆花黃雀。鳴聲清脆,可飼養做觀賞鳥。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它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豔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人們喜愛它的清秀神韻,更讚美它的淩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菊”與“舉”諧音,“黃”與“歡”諧音,“舉家歡樂”亦叫“全家福”,寓意家庭和美幸福。


三墓手

三墓手石堵,有「二十四孝」泥塑彩繪、及題辭。轉折處寶柱立面泥塑彩繪「蘭」、「竹」,與二墓手的「喜上眉梢」- 梅、「舉家歡樂」 - 菊。組成「梅、蘭、竹、菊」四君子 。

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  畫家用〝四君子〞來標榜君子的清高品德,分別象徵「傲」、「幽」、「堅」、「淡」。

《集雅蔡梅竹蘭菊四譜小引》:“文房清供”獨取梅、竹、蘭、菊四君者無他,則以其幽芳逸緻,偏能滌人之穢腸而澄瑩其神骨。

泥塑彩繪石堵戲文:孝感動天、滌親溺器。

《二十四孝》上古 ‧ 舜 - 孝感動天
虞朝皇帝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為孝順。 父親是一位全然不懂禮儀的人,母親常出惡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並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姚舜常在歷山下耕田,因孝感動天,有象協助耕田,亦有鳥幫助其鋤草。 當時的皇帝唐堯聞悉姚舜大孝,特派九位男子服侍,並將其女兒娥皇及女英與舜為妻,後來並將天下讓與,舜以一平民,居然躍而為虞朝之皇帝,純因孝心所致。

《二十四孝》北宋 ‧ 黃庭堅 - 滌親溺器
宋朝黃庭堅,號山谷,元𧙗年間中為太史,生性至為孝順,身雖為太史,富貴顯耀,然侍奉母親,却極盡其誠孝之心,凡母親之事,不用奴婢傭婦,每夕親自為母滌洗溺器,未曾有一刻不盡到人子之孝行。

泥塑彩繪石堵戲文:扼虎救親、棄官尋母。

《二十四孝》晉朝 ‧ 楊香 - 扼虎救親
晉。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獲粟。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於害。

《二十四孝》宋朝 ‧ 朱壽昌 - 棄官尋母
宋。朱壽昌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

泥塑彩繪石堵戲文:負米養親、?。

《二十四孝》春秋 ‧ 仲由 - 負米養親 
周朝仲由,字子路 家境貧困,時常採食藜與藿等野菜,子路為奉養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負食米。 父母逝世後,南遊至楚國,楚王敬慕其學問人品,給與封其官爵百乘之車馬,積存之米糧以萬鐘計,平時生活,以多層毛毯為坐褥,用膳時排列食鼎食用,極盡榮華富貴,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勞,感歎說: 雖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負米奉養雙親,惜巳無法如願。

泥塑彩繪石堵戲文:臥冰求鯉、?。

《二十四孝》西晉 ‧ 王祥 - 臥冰求鯉 
晉。王祥母喪。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時天寒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龍鳳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合成兩者形象的“龍鳳呈祥”,則是最受崇尚的吉祥圖飾。傳說虞舜即帝位後,廣開視聽,求賢輔政,教民稼穡,推廣教育,宣導禮儀,改善風化。又命夔為樂官,譜曲制樂。三年後,天下大治,夔也譜成了《九招》之曲呈獻。虞舜大喜,會集百官,親自演奏。俟彈至九招時,只見金龍彩鳳騰雲駕霧而來,翻飛彩翼,回環逶迤。曾輔佐為唐堯的老臣蒼舒興奮地說:“這是龍鳳呈祥呀!龍至則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鳳來則國家安寧,萬民有福。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龍飛鳳舞,代有見聞。但是萬象明德,龍鳳雙呈,還是一頭回哩。”從那以後,龍鳳呈祥使成了祝頌國泰民安的同義語。

墓埕區

墓埕區為墓庭前的開展區域,通常為泥土面,蔡永在墓園為洗石子鋪面,墓埕區範圍寬廣,龍爿設有墓誌銘及龍神,虎爿有金爐及后土,前方一對石獅拱衛墓園,龍爿墓埕外並設有一座涼亭。


公獅前腳托撫著富貴吉祥的金錢,母獅撫弄著小獅子。

清代趙世學在《牡丹富貴說》中提到:牡丹有王者之號,冠萬花之首,馳四海之名,終且以富貴稱之。夫既稱呼富貴,擬以清潔之蓮,而未合也;律以隱逸之菊,而未宜也。甚矣,富貴之所以獨牡丹也。所以,人們也喜歡稱它為「富貴牡丹」。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永在林業80年間隨社會著環境的變化及政策改變,曾經消沈一段時間。後在林務局、屏東縣政府及屏東科技大學輔導下,於屏東縣成立了永在林業生產合作社。目前該合作社社員所持有的林地位於屏東縣獅子鄉、牡丹鄉、車城鄉及恆春鎮,總計面積超過900公頃。104年11月02日永在林業取得FSC FM/COC證書,這並非結束,而是剛正要開始!

可持續性森林管理(Forest Management, FM)證書
係頒發給林區之管理與所有機構。森林管理驗證主要是檢討森林管理方案及實際的運作情況,林業機構須保護森林生態、水質、野生生物棲息地和顧及本地族群需要,才能符合嚴格的驗證標準。此外,林業機構亦要證明其經營模式在經濟及管理層面上均可長久實施,並需接受定期監督考核。


產銷監管鏈(Chain of Custody, CoC)證書:
係頒發給林業產品之製造/供應與銷售廠商。該項證書之內容係涵蓋驗證木材產品的整個製造過程,確保由木材開採開始,直到製成產品為止均合乎標準。CoC標章分為:100%使用FSC驗證木材之產品、使用部分FSC驗證木材之產品,以及使用100%消費後回收材料之產品等三種。

全文3923字、38張照片。
拍攝日期:2022.05.29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1.墓誌銘
5.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四版十一刷
6.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