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大安松仔腳黃氏古厝

明末時台灣與大陸有通商關係,貿易回台時都必須經過凶險的黑水溝台灣海峽,當在船上從遠處看到岸上的鐵砧山,表示即將平安入港而心安,故將此港命名為大安港。

清康熙末葉,大安港有了台灣由南北進的移民潮,甚至也是飄洋過海移民的重要登陸地,其貿易非常興盛。清雍正9年(1731),大安港正式成為貿易商港,此地的商務也隨之日進,大甲街形成後,大安港即成為其外港,出入貨品更為方便、熱絡。同年,大甲地區發生平埔族武力抗清事件(大甲西社事件)。一年後被滿清官兵弭平,原住民力量消失,漢人更大量耕墾這塊土地。

從《大甲東西社古文書》資料分析,大甲西社址有二大區塊,一在大甲街上往西延伸到大安松雅里。另一址應在頂店往西延伸到大安鄉的下大安。

清雍正12年(1734),漳浦縣石榴鄉攀龍社人林成祖入墾大甲,率眾築大甲圳開墾社尾、橫圳、水柳、松仔腳、腳踏、塭寮一帶的土地,歲入穀萬石。黃氏古厝位在松仔腳,現稱松雅里,居民以黃、張為大姓。

松仔腳黃氏古厝為正身帶護龍,三合院帶前埕、半月池格局。當日前往拍攝紀錄時,三合院前院牆鐵柵門緊閉,正當無人可詢問是否可拍攝時,一部汽車駛入前埕,車停好下來一中年男子,問我有何事?以下為經黃氏古厝共有人同意下,立於前埕進行拍攝。註:未開鐵柵門讓我進內埕拍攝,所以有些視角沒法拍到,殊為可惜。

前埕前,第一道院牆。院牆後面即半月池,池內已無蓄水。

正身屋脊,脊肚嵌「柳條磚」。「下馬路」與「含龍框」之間有泥塑作品,此處為一張開翅膀的蝙蝠背上馱著二枚古錢幣,蝙蝠下方兩側有螭龍拱衛著。

除了蝙蝠以外,還有四獸剪黏,但有的已風化剝落,故不敢貿然判斷是否為虎、豹、獅、象「四靈獸」。

脊肚除嵌「柳條磚」外,並綴以花磚作為裝飾。感覺上整個屋脊當時應運用了泥塑、剪黏、綴以花磚,非常豐富。只是現在看來有些元素已不存在或剝落了,但仍掩不住它昔日的輝煌與盛達。

正身、耳房屋脊為五行中的「火」行、「木」行規壁。

龍爿內護龍屋脊,五行中的「木」行規壁。六角開口內嵌綠釉花磚,下方砌有「鳥踏」,規帶下方的「烟板」有重新粉刷過痕跡。

龍爿外護龍屋脊,五行中的「金」行規壁。

左次間,很流線的雕花「封簷板」。

右次間寮口已破損,與黃氏古厝共有人閒聊時,聊及此時,似暫無修復計畫。

網路搜尋不到有關此古厝的歷史背景資料,但從門額泥塑「江夏家聲」四字,判斷為黃氏古厝。

黃姓在中華十大姓中排名第7(或第8)位,總人口達數千萬之眾。今天海內外黃姓子孫都自稱江夏黃氏、江夏堂、黃江夏堂,公認江夏為黃姓的郡望與發源地,世界各地的黃姓子孫都稱江夏為「第二故鄉」。

俗稱花磚的彩瓷面磚最早應是發源於歐洲國家,在英國稱為維多利亞瓷磚,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大量仿製並外銷,於日治時期引入台灣,台灣花磚興盛期約落在公元1915-1935 年這短短二十年間。

左、右次間秀面有泥塑「書卷」,書卷內有仕女、花鳥彩繪。註:未見畫師落款

左耳房旁的盡間。

盡間與外護龍。

全文1285字、23張照片。
拍攝日期: 2020/01/04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1.外埔鄉誌
2.大安鄉西安社區發展協會 
3.海翁窟港─大安港及海水浴場
4.跟著嘉慶君走趟奇幻之旅 愛上大安海口味
5.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2018四版十一刷
6.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