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八德三元宮:融合歷史、信仰與藝術的寶庫

摘要

A文資別:歷史建築
B創建年代:乾隆年間
C主祀神祇:三官大帝
D平面格局現貌:三開間三殿兩天井
E已知曾參與興築或修復匠師:
1.大木作:葉金萬設計、徐清持篙
2.鑿花:葉金萬、姚兆生
3.石雕:張火廣、蔣九
4.泥塑剪黏交趾陶:陳天乞
5.彩繪:邱鎮邦

壹、八德三元宮歷史沿革

八德三元宮座落於中山、建國、長興、廣興、及長生路五條道路交叉口,八塊厝(今八德區)即以此廟呈同心圓往外發展,廟前長達百公尺的中山路就是昔日八德的長街

八德三元宮,約為清乾隆年間所創建,實際創建年代不可考。主祀三官大帝,是八德的地標與信仰中心,為桃園地區最古老的三官大帝廟。日治大正12-14年(1923-1925)改建。民國54年、82年時曾整修,民國91年增建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民國94年,桃園縣文化局登錄八德三元宮為歷史建築。

貳、八德三元宮建築與裝飾藝術

一、三川門

三川門為三川脊,脊身分為三段,明間較高,左右次間略低,形成中高旁低之屋脊,出現四個燕尾,外觀更為華麗。

三川門中脊作西施脊,正脊上為「財子壽」三星,西施窗剪黏為虎豹獅象「四祥獸」。脊肚則是「八仙賀壽」,脊肚垛頭處則有南極星輝、麻姑獻壽交趾陶。明間龍爿規帶牌頭戲文應是出自《隋唐演義》第13回 ‧ 神槍暗傳;虎爿規帶牌頭戲文應是出自《說唐演義》第34-35回 ‧ 李元霸對鎚

《隋唐演義》第13回 ‧ 神槍暗傳
秦叔寶因行李被同行的樊建威帶走,身無盤纏,後來義兄單雄信資金暗助,將馬蹄銀縫在被褥裡頭贈送給秦叔寶。不料夜晚將銀取出之舉被投宿的店家張奇給撞見,於是心生歹念,秦叔寶慌亂之間竟打死張奇,被判至幽州充軍,所幸靠著單雄信的打通關節,一路平安抵達。

幽州為北平王羅藝所轄之地,在審完了秦叔寶的案件回府後,與夫人秦王妃談到今日收了一名祖籍山東歷城的軍犯,秦王妃亦是該地人士,又王妃兄長秦彝當年戰死後留有一名三歲大的小孩,聞北平王之述不禁懷疑秦叔寶之身分。於是羅藝傳喚秦叔寶入堂,在詢問過身家資料後,秦王妃總算得以與姪子相認。

秦叔寶與表弟羅成相當投緣,兩人又同有喜愛武藝的嗜好,所以常常聚在一起切磋,秦叔寶教羅成使雙鐧,而羅成則是教秦叔寶羅家槍。

《說唐演義》第34-35回 ‧ 李元霸對鎚
李元霸為隋唐第一好漢,力大無窮,雷公嘴、猴腮臉,長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骨瘦如柴非常瘦小,一對擂鼓瓮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浮波將軍馬芫使的,共重80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裴元慶,天下第三條好漢,在隋唐英雄傳排名第三,他的一對梅花亮銀錘,重三百斤,非常的勇猛。李元霸的鐵錘只要在人群中揮舞起來,一般人躲都來不及,可是裴元慶卻硬接李元霸三錘,和李元霸數次對錘。

日治大正年間重修時,乞司在此留下其精彩作品。陳天乞(1906-1991),別稱乞司,為台灣著名的陶匠與剪黏司。 陳天乞的姊夫是剪黏名司洪坤福,日治大正7年(1918)洪氏受台北大龍峒保安宮之邀作廟宇整修,13歲之齡的陳天乞亦跟隨姊夫渡海來台,並開始向洪氏學藝,首作保安宮,再至艋舺龍山寺時已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而成為洪氏的左右手。乞司的同門師兄弟共7人,其中之陳專友、陳天乞、張添發、姚自來及江清露5人因剪黏與陶藝技術精湛,在戰後剪黏業界有「五虎將」之美譽。

三川門大木結構未採「移柱法」,故前步口廊進深較淺,拍攝當天因中港間懸掛紅布條及燈籠,影響拍攝視角,故拍攝張數有限,從員光屐可以看到大木匠司葉金萬一派常用的蓮花斗

葉金萬(1841-1930) ,傳統建築大木作匠師,人稱「金萬司」。先祖來自福建漳州府,約在清乾隆年間移民渡台,先卜居於新竹附近,後再遷居入墾桃園八塊厝(今八德)。葉家務農為主,至葉金萬父親輩時,已有四千多租,家境富裕。葉金萬的技術師承已不易查考,可能其父叔輩有人為木匠。其作品特徵與漳州及潮州建築相近,特別是精雕細琢的瓜筒與斗栱,曲線豐富,造型流暢。他所建造的寺廟,宅第多分布於桃園、新竹、苗栗及屏東等漳、客家與潮州移民地區。

次間壽樑間做「二甲八字員光」。寺廟多喜在步口廊中港間或小港間增加吊筒,來增加華麗感,裝置吊筒的位置即稱作「二甲」,通常略為凹入,有時直接裝在壽樑下。

龍爿連拖中持關刀者為關羽;持長槍者為華雄,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回 ‧ 溫酒斬華雄;虎爿連拖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9回 ‧ 許諸裸衣鬥馬超

《三國演義》第5回 ‧ 溫酒斬華雄
各路諸侯聯軍討伐董卓,在汜水關卻收到敵軍大將華雄的挑戰,數員將領都成了他的刀下亡魂,直到關羽自請出戰,在溫酒還沒變涼之際,就帶著華雄的首級歸來。

《三國演義》第59回 ‧ 許諸裸衣鬥馬超
曹操誘殺馬騰,使得馬騰之子馬超從西涼興兵雪恨,一仗殺得曹操割鬚棄袍,好不狼狽!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把兵營駐紮在渭河邊。曹軍中皆稱許褚為虎侯,許褚下戰書單挑馬超來決戰,兩人鬥了一百回合,勝負不分,馬匹困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想不到許褚竟然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來與馬超決戰,這種瘋狂的舉動,使得兩軍大駭。三十多回合後,許褚舉刀便砍馬超。馬超閃過後一鎗望許褚心窩刺來。那裡知道許褚竟然棄刀,反而把馬超的鎗挾住。兩個人便在在馬上奪鎗。許褚力大,一聲響,拗斷鎗桿,於是兩人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最後結果是曹操兵大亂,折傷大半,而不穿盔甲的許褚也臂中兩箭。當馬超回營後也不禁感嘆:「吾見惡戰者莫如許褚,真虎痴也!」

三川門秀面石雕,頂垛為人物雕刻,身垛為內枝外葉雕法的透雕人物石雕窗,裙垛為麒麟,下方有櫃台角。日治大正年間重修時,參與的石匠已知有張火廣及蔣九。

台灣廟宇石雕深受中國福建惠安崇武體系的影響,在日治時期惠安崇武石匠大量來台,其中以來自惠安崇武峰前村的蔣氏石匠一族最具代表性,他們的石雕作品遍布台灣各地,對台灣廟宇石雕各方面的影響也最為深遠。

來自惠安縣淨峰鄉的張火廣(1874-1937),人稱火廣司。1923年來台,定居大稻埕,其子張木成師其技。張火廣主要作品:木柵指南宮(1923)、八德三元宮(1925)、八里天后宮(1926)、新莊地藏庵(1937)、中壢仁海宮。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曾在八里天后宮與辛阿救拼對場;在新莊地藏庵與李泉成拼對場。1937年,於淡水清水巖施工期間過世,石雕工作由兒子張木成(1905-1994)續作完成。張木成曾在今迪化街開一家石雕店,店名「張協成」。五、六十年代,張木成其承建完成的工程量,占三分之二強,有「石雕皇帝」的美譽

蔣九 (1899-1973) ,惠安石匠,在村中輩份排行仁字,與蔣馨相同輩份。蔣九可能在1924年來台,投入也出身惠安的石匠張火廣所主持的八德三元宮石雕工程(1925)。在八德再娶妻生子,1929年台灣妻在八德為他生下女兒蔣華英。蔣九長子蔣文峰婚後到西螺開設「西螺惠安石舖」,後由長孫蔣國振主持。

蔣九的作品大都沒留下名字,只能從風格和手路及若干研究報告及後代所留的回憶去綴補出來,他不像蔣馨,張木成,蔣泉和等人會把名字刻在作品上面。

龍爿透雕人物石雕窗戲文出自《封神演義》,在封神演義中坐騎是牛的有三位,分別是:太上老君(青牛)、通天教主(奎牛)、黃飛虎(五色神牛)。該堵戲文可能出自第86回 ‧ 澠池縣五岳歸天。

《封神演義》第86回 ‧ 澠池縣五岳歸天
子牙兵取臨潼關後往朝歌出發路經澠池縣,遇總兵官張奎守關。張奎的坐騎甚奇,名為「獨角烏煙獸」,其快如神,連斬武王二位弟弟~姬叔明、姬叔昇。適有北伯侯崇黑虎率文聘、崔英、蔣雄前來助陣,子牙派黃飛虎協戰,五將裹住張奎大戰,高蘭英取出紅葫蘆祭出四十九根太陽金針助陣張奎,張奎連斬五將。

虎爿透雕人物石雕窗戲文出自《封神演義》第40回 ‧ 四天王遇丙靈公。左上角魔禮海抱琵琶;右下角魔禮紅持混元傘;中右側楊戩持方天畫戟。

張桂芳奉詔西征失利,聞太師再派魔家四將(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壽)上陣,雙方起初僵持不下,但魔家四將各有法寶,姜子牙等人節節敗退。此時黃天化和玉鼎真人的徒弟楊戩前來助陣,楊戩通曉變化,他殺死魔禮壽控制的怪獸花狐貂後,偽裝成花狐貂,待四將熟睡後把他們的法寶全數偷走,而黃天化用師父傳他的攢心釘接連將四將釘死。

麒麟堵,左麒右麟腳踏八寶。

門前抱鼓石之前端雕以垂巾,並雕出美麗的摺紋,垂巾上在雕製一小珠,備極恭敬。按周禮春官謂「巾猶衣也」,以巾覆於器物之上,象徵著尊敬崇高之意。抱鼓石上有「石匠張火廣」和「惠安張火廣」留名。

三川門前檐柱為單龍盤柱,龍與柱分開,線條清晰,龍爪孔武有力抓住火球,公、母龍頭部位置等高,皆開口,柱身人物造像裝飾性附屬題材戲文出自《封神演義》第50回 ‧ 三霄計擺黃河陣,柱底刻水波紋與魚躍龍門。

《封神演義》第50回 ‧ 三霄計擺黃河陣
趙公明騎黑虎,幫助聞太師討伐西岐,不小心丟了定海珠,於是向師妹雲霄姑娘借用雙龍組成的金蛟剪想追回定海珠。經崑崙客陸壓協助姜子牙以符印口訣,釘頭七箭書等三箭射死公明在成湯營中。三霄(瓊霄、碧霄、雲霄)為報師兄之仇,用混元金斗聯合函芝仙用風袋、彩雲仙子用戳目珠,擺出九曲黃河陣,再戰西岐兵將,拿下闡教玉虛宮十二弟子,後經元始天尊、老子所破。

對看牆。

龍堵戲齣為「張僧畫龍點睛」。有一年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這些龍畫得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好像活的一樣。遊人紛紛前來觀看,讚不絕口。但是,大家覺得美中不足的是,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於是,大家請求張僧繇把龍眼睛點上。張僧繇說:「如果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的!」他這話人們認為很荒唐,根本不可相信,就一再要求他給龍點睛。大家一再要求,他推辭不下只好揮舞畫筆,把其中兩條龍的眼睛畫上。剛剛畫完,只見雷鳴電閃,風雨交加,兩條巨龍撞毀牆壁,騰雲駕霧,凌空而起,飛向天空去了。沒有畫上眼睛的那兩條龍,依然留在牆壁上。

裙堵以螭虎的造型團成一香爐,稱為「螭虎爐」,其諧音有「祈福祿」之意,香爐的四個角落共有四隻蝙蝠,取其「賜福」

對看牆外側身堵,武將手持旗、球與戟、罄牌,寓意「祈求吉慶」。旗球戟磬原為古代的樂器與武器(旗為識別旗、球為玉器、戟為兵器、磬則是樂器),古代的匠師巧妙的取其諧音運用在傳統建築中,轉變為「祈求吉慶」,不僅諧音「祈求吉慶」深富意義,也代表著祈福納祥的願望,成為寺廟建築中相當重要的裝飾典故。註:虎爿因有告示牌擋住未拍攝。

日治大正年間重修時,大木作是由葉金萬設計,但其年事已高,時年83歲,所以持篙為其高徒徐清。徐清 (1876-1950) ,人稱「清司」,新竹州咸菜甕人(今新竹關西),經人介紹投入著名大木司傅葉金萬門下學習大木技藝,在此之前已經具備鑿花能力。徐清其作品較著名的有:北埔姜氏家廟(1924)、南崁五福宮(1925)、關西太和宮(1931)﹍等。

架內二通三斗座,斗座造型有三腳蟾蜍、獅子、大象。

後步口廊員光,龍爿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28回 ‧ 古城會;虎爿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3回 ‧ 戰長沙

《三國演義》第28回 ‧ 古城會
關羽保嫂過五關,來到古城與張飛相遇,張飛誤認關羽投曹後來騙他投降,一見面就要決一死戰,後關公斬操將蔡陽才解開了張飛的疑慮,終於與張飛、劉備相會。

《三國演義》第53回 ‧ 戰長沙
赤壁之戰大勝之後,劉備與周瑜爭奪荊州,勝利收取荊州後欲攻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奉諸葛亮之命,率兵攻取長沙。長沙守將韓玄擺陣迎戰,令老將黃忠出馬。黃忠與關羽初次交鋒,馬前失蹄,關羽停戰,釋黃忠回營。次日黃忠再戰,韓玄令黃忠以箭射殺關羽,黃忠感昨日關羽之恩義,僅彎弓將箭射中關羽頭盔之纓,長沙一戰兩人互有勝負。

員光屐上蓮花斗,葉金萬一派常用的手法。

二、正殿

正殿前檐柱左柱刻有「乙丑年秋七月吉旦」。此處的乙丑年是大正14年(1925)。只是不知是張火廣還是蔣九作品。

步口廊為捲棚頂做法,雙脊桁彩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大通上獅座上疊二斗直抵雙脊桁,桁下有八字束。通樑下員光鑿花,潮邑(潮州府)姚兆生與八塊葉金萬分刻左右。

左一路員光鑿花,為姚兆生作品,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4回 ‧ 甘露寺。

赤壁大戰後,劉備借東吳的荆州不還,周瑜向孫權獻計,以其妹孫尚香爲餌,設下美人計,誘劉備來京口聯姻招親,趁機扣爲人質,以討還荆州。諸葛亮將計就計,使孫劉聯姻弄假成真,使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甘露寺招親,弄假成真,劉備得了便宜賣乖,孫權是啞巴吃黄連,二人心照不宣。

右一路員光鑿花,為葉金萬作品,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5回下 ‧ 回荊州。

葉金萬是桃園八塊厝當地人,其故居「樹德堂」,原為葉氏祖厝宗祠,就位於三元宮旁古厝建造於咸豐4年(1854),為傳統三合院格局。民國96年古厝被拆除夷為平地,現為地上14層/地下2層,191戶集合住宅(貝森朵芙社區)。

民國60年大溪鎮吉美木器行承製供桌

架內二通三瓜。後內大方龍虎爿員光鑿花戲文出自《四聘》中的舜耕歷山、渭水聘賢

四聘 - 舜耕歷山
堯是個有德明君,卻生了個不肖的兒子,堯帝恐失民望,私行察訪,想要讓位給賢明的人。後訪得舜,知舜至孝,在歷山有大象幫忙耕田,雀鳥代為播種,於是堯親往歷山聘請舜,將帝位讓與舜,為史上有名的「禪讓政治」。

四聘 - 渭水聘賢
姜子牙,東海許州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姜子牙棄朝歌,隱於磻溪,垂釣渭水,魚鉤直而不曲,有樵夫問之,子牙答曰:「老夫在此名雖垂釣,我自意不在魚…吾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麟設,只釣王與侯。」終待得文王齋戒沐浴前來拜請為相,時子牙已年近八十。

神龕最內層的「三腳楣」,由綬鳥與茶花組合貼楣圖案,寓意「春光長壽」。神龕上方內枝外葉法透雕,戲文出自《封神演義》。

神龕最外側的「屏仔堵」透雕

三官大帝神像為坐姿穿戴帝王服,頭戴帝王帽,雙手持奏板並合掌於胸前。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地、水三官之神,在閩南語稱「三界公」,客家話稱「三界爺」,神格僅次於玉皇大帝。

正殿通往兩側及後殿計有四座員光門,門上有書卷型門額交趾陶戲文為「人心四不足」

石崇鉅富嘆無錢
石崇富可敵國,卻還嫌自己錢不夠多。當年石崇發跡後,以富甲天下,驕矜傲慢,置金谷別墅於洛陽,奇花異卉珍珠古董應有盡有,雖與官府關係甚深,然亦因此釀成殺身滅門世禍 。

嫦娥照鏡嫌貌醜
嫦娥已經是仙女,必然貌美無匹,所以有常言道「美若天仙」,可是嫦娥依舊不滿足,還嫌自己容貌醜。

彭祖焚香祝壽年
彭祖傳說活到八百多歲,卻還嫌自己壽命太短,上香向上天祈禱自己能再長壽些。

漢武為帝欲成仙
漢武帝已經貴為帝王,卻還想當神仙。漢武帝求仙,信任不少方士,甚至將自己的一個女兒也嫁給方士,當然也殺了一些方士,然終未得到長生不老與不死之藥。

後記

Otto此行主要是想記錄三元宮日治時期改建時,參與彩繪工程的邱鎮邦作品。可惜距今95年了,彩繪已重繪。

邱鎮邦(1895-1938),人稱「鎮邦司」,落款多用「溪山散人」、「粵潮散人」或本名等,原籍中國廣東大埔縣,為新竹地區著名的彩繪司傅。

邱鎮邦自小跟隨父親邱玉坡學習彩繪,日治大正4年(1915)兩人一起來台負責彩繪齋明寺施作,隨後便時常來台工作,因為技藝精湛,逐漸在桃園、新竹地區奠定了相當不錯的名聲。日治昭和3年(1928),邱鎮邦首次在台落籍,昭和12年(1937)邱鎮邦與妻小搬到關西庄居住,隔年5月在工作時不慎從架上摔落而傷重不治

邱鎮邦所留存的作品並不多見,主要以新竹、苗栗等客家聚落為多,也曾遠至花蓮一帶,其作品如下:竹東蘇氏武功堂(1922)、竹東渤海堂甘宅(1923)、北埔姜氏家廟(1924)、獅頭山靈霞洞(1932)、花蓮邱氏宗祠(1935)及新埔西河堂林宅(1935)等,以黑底擂金畫著稱,堵頭的部分設計豐富細膩,用色鮮豔。

全文6178字、82張照片。
拍攝日期:2020.10.31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出版《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2》第46頁
4.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四版十一刷
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