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太和宮:見證關西墾拓史

A文資別:縣市定古蹟
B創建年代:約清嘉慶17年(1812)
C主祀神祇:三官大帝
D平面格局現貌:二殿二廊二橫
E知曾參與興築或修復匠師:
1.大木作:徐清(1929-1931)
2.石雕:蔣梅水(1931)
3.泥塑剪黏交趾陶:蘇陽水、姚自來(1971)
4.彩繪:李登勝(1986)
F特色:
1.太和宮是關西地區最早也最重要的信仰中心,與關西墾拓史息息相關。


壹、關西太和宮歷史沿革

清領時期,大陸來台先民開墾美里庄時因不斷受到生番侵擾,地方人士為了祈求安寧,在嘉慶年間由當時的墾主衛阿貴(1750-1821)施捐並向當地佃農募款,在鹹菜甕街興建一座可以做為防衛中心之堅固廟宇,即是太和宮的前身。自創建以來曾數度搬遷,日治昭和4年(1929)遷建到現在的位址,於日昭和6年完工。民國90年,新竹縣政府公告太和宮為縣定古蹟。

據傳關西最初之地名為美里庄,清乾隆58年(1793),由泉州人陳智仁(墾號連際盛)在開墾南門崁下及河背(今之南山里)時,將此一帶命名為美里庄。翌年「連際盛」放棄墾權,被併於衛阿貴掌管續墾,衛氏建公館於老街曰「課館」,改美里庄為新興庄。衛阿貴歿後,其嗣衛壽宗在道光30年(1850)開墾告竣,又改新興庄為鹹菜甕,後轉書鹹菜甕為咸菜硼、啣彩鳳等名。

日治大正9年(1920),咸菜硼之日語為kan sai HO,與關西之日語為kan sai同音,修改台灣地方制度時,將石光區併入於咸菜硼區改名為關西庄。

貳、關西太和宮建築及裝飾藝術

一、三川門

三川門面寬三開間,為「斷檐升箭口」屋頂大木作為葉金萬高徒徐清作品。

斷檐升箭口:將三開間的中間升起,或五開間的的中央三間升起,形成錯開高低的簷口線。斷斷檐升箭口,這項技巧最早出現於清道光11年(1831)的龍山寺戲台,其下簷被斷開,有點像牌樓的夾樓。到了清光緒11年(1885)的彰化元清觀,更出現五開間的斷簷升庵,由於結構麻煩,此後這個形式一直消寂下來,直到公元1920年溪底司傅王益順來台,由於台北龍山寺、台北孔廟、彰化南瑤宮及新竹城隍廟再度使用,斷檐升箭口一時成為最形式的主流。

徐清,俗稱清司,新竹州咸菜甕人,享年75歲,為著名的大木司傅。25歲成婚,婚後經人介紹投入著名大木司傅葉金萬門下學習大木技藝,在此之前已經具備鑿花能力。其子二人繼承其衣缽學習大木技藝,其中長子徐茂發,人稱阿三司;次子徐成發,前往中國旅遊時過世,沒有繼續傳承。此外,尚有入門弟子邱王垂、邱騰輝、呂芳開、梁錦祥及邱紹裘等人。

屋頂剪黏為洪坤福高徒姚自來作品

姚自來,日治明治43年(1910)出生在台北林口,祖籍中國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業界慣稱他為橋仔司,早期作品多落款德修。17歲時,經由親戚引薦至台北樹林濟安宮拜洪坤福為師,學習剪黏、堆花與交趾燒等建廟技術,學徒時間計3年4個月並簽有合約。姚自來與陳天乞、張添發、陳專友與江清露共5人,因技藝出眾在剪黏業界有「五虎將」之美譽。

中港間剪黏題材:正脊上為「雙龍護珠」;西施脊為麒麟加上虎、獅、豹、象「四靈獸」;脊肚為八仙。

中港間燕尾脊上有雲龍剪黏,小港間燕尾脊及中港間戧脊上則是「回首龍」剪黏。

小港間脊肚四腳花鳥剪黏

三川脊共四組規帶,排頭戲文出自「四聘」及「四愛」。「四聘」為舜耕歷山、為國為民、渭水聘賢、三顧茅廬。《四愛》則取材於 周敦頤的「愛蓮說」、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王羲之「愛蘭愛鵝」、林和靖「愛梅愛鶴」、米芾愛石、蘇東坡愛硯﹍等,基本上是由以上幾個典故取其四個組成四愛圖 。

步口廊壽樑上「看架斗栱」。看架斗栱,又稱「如意斗栱」,看架除正栱外兩旁有斜栱成四十五度角向外出挑,形成網狀的造型,所以又稱「網目斗栱」。

前檐柱與挑簷桁交接處托木,左獅右象鑿花。

通屐下方斗栱。葉金萬派下常用的蓮花斗

中港間兩側龍柱,上方出簷並有花籃吊筒及人物豎材,兩側為托木。與壽樑交接處一側為托木,另向中央伸出連托,再接一個吊筒,此吊筒上的束材為人物豎材,再接鰲魚托木。

龍虎爿連托題材為「松間鶴舞」、「竹下鹿鳴」

中港間壽樑下吊筒戲曲人物豎柴。

墀頭處一對泥塑洗石子作品,其主題為「南極星輝」、「麻姑獻壽」,墀頭下檐牆,水車堵一對洗石子泥塑獅子,是蘇陽水作品

日治大正年間中國泉州惠安人,蘇陽水(1894-1961)與叔父蘇宗覃、堂叔蘇承富、堂兄蘇平等人清末來台,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後殿牆上的交趾陶壁堵,有泉州惠安洛陽橋蘇宗覃的落款。蘇陽水後來定居於新竹新埔,作品多位於桃、竹、苗一帶。

蘇陽水目前存世者以新埔廣和宮為其代表作,但僅剩交趾陶部份,剪黏作品已翻修殆盡。其中前殿牆身有交趾燒所做的童子,人物造形古樸且用色典雅,龍虎對看堵上則有「戊辰年洛江蘇陽水作」的署名落款,藝術價值相當高。桃園南崁五福宮在大正14年(1925),亦由蘇陽水承作,但目前僅存正殿拜亭前的龍虎對看堵,一樣作交趾燒並有落款。

步口廊上方「網目斗栱」。網目斗栱又稱如意斗栱,源於遼、五代時出現的斜栱,後逐漸演變爲網狀結構,南宋時的如意斗栱建築至今在四川江油竇圌山轉輪經藏及湖南衡陽南嶽大廟第五進院東西角門中有所存留。王益順在一九一O年代引進「網目斗栱」的作法。

正路棟架,左一路員光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65回 ‧ 張飛戰馬超;右一路員光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9回 ‧ 許諸裸衣鬥馬超。

《三國演義》第65回 ‧ 張飛戰馬超
張魯派馬超援救劉璋,馬超自告奮勇攻葭萌關欲捉劉備。孔明用計敗李嚴,李嚴說服費觀降備,備得綿竹。張飛與馬超連戰不分勝負。孔明趕到葭萌關,用反間計,派人前去賄賂張魯謀士楊松,楊松向張魯誣告馬超欲謀反,使得馬超進退兩難,劉備趁機勸降了馬超。

《三國演義》第59回 ‧ 許諸裸衣鬥馬超
曹操誘殺馬騰,使得馬騰之子馬超從西涼興兵雪恨,一仗殺得曹操割鬚棄袍,好不狼狽!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把兵營駐紮在渭河邊。曹軍中皆稱許褚為虎侯,許褚下戰書單挑馬超來決戰,兩人鬥了一百回合,勝負不分,馬匹困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想不到許褚竟然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來與馬超決戰,這種瘋狂的舉動,使得兩軍大駭。三十多回合後,許褚舉刀便砍馬超。馬超閃過後一鎗望許褚心窩刺來。那裡知道許褚竟然棄刀,反而把馬超的鎗挾住。兩個人便在在馬上奪鎗。許褚力大,一聲響,拗斷鎗桿,於是兩人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最後結果是曹操兵大亂,折傷大半,而不穿盔甲的許褚也臂中兩箭。當馬超回營後也不禁感嘆:「吾見惡戰者莫如許褚,真虎痴也!」

步口廊秀面以大量石雕裝飾,惠安石匠蔣梅水曾參與關西太和宮,昭和年間遷建工程。

蔣梅水(1897-1961),生於明治30年(1897),民國50年卒於惠安峰前,享年64歲。蔣梅水曾開設「蔣源成石鋪」,昭和12年(1937)因眼睛病變而導致全盲,回惠安峰前村頤養天年。

中門兩側身堵透雕石窗,龍爿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回 ‧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虎爿戲文出自《薛丁山征西》第15回 ‧ 鎖陽城。

《三國演義》第5回 ‧ 三英戰呂布
曹操在陳留起兵,發矯詔聲討董卓。前來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立袁紹為盟主,關羽在陣前斬了董卓大將華雄,自此威震三軍。呂布出關挑戰,劉備兄弟三人奮勇擊敗呂布。

《薛丁山征西》第15回 ‧ 鎖陽城
唐高宗年間,大唐所轄西涼封地西涼王,採納其元帥舒寶同謀略,欲稱霸中原,舉兵長安。薛仁貴奉命掛帥征西平亂,高宗李治御駕親征,但途中不幸被困鎖陽城。秦懷玉和尉遲寶林等將領突圍時不幸犧牲,薛仁貴被舒寶同劇毒飛刀重創。薛丁山率領三十萬大軍速往鎖陽城救駕平亂,薛丁山讓羅章率領秦英、竇一虎、程千忠等小將連克界牌、金霞、接天三關,直逼鎖陽城。徐茂公率兵與二路大軍裡應外合,把舒寶同打得落花流水,百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舒寶同不是薛丁山對手,苦練多年的毒鏢飛刀都被薛丁山破毀,衹得落荒而逃。

門前獅

三川門前檐柱為單龍盤柱,龍與柱分開,線條清晰,龍爪孔武有力抓住火球,公、母龍頭部位置等高,皆開口,龍頭下顎緊貼柱體,仰首角度大。柱身人物造像裝飾性附屬題材,出自《封神演義》第50回 ‧ 三霄計擺黃河陣

趙公明騎黑虎,幫助聞太師討伐西岐,不小心丟了定海珠,於是向師妹雲霄姑娘借用雙龍組成的金蛟剪想追回定海珠。經崑崙客陸壓協助姜子牙以符印口訣,釘頭七箭書等三箭射死公明在成湯營中。三霄(瓊霄、碧霄、雲霄)為報師兄之仇,用混元金斗聯合函芝仙用風袋、彩雲仙子用戳目珠,擺出九曲黃河陣,再戰西岐兵將,拿下闡教玉虛宮十二弟子,後經元始天尊、老子所破。

左右次間立面。

對看牆。

對看牆內側通樑下通隨,龍爿戲文應是出自《三國演義》第42回 ‧ 張飛大鬧長坂橋;虎爿戲文應是出自《薛丁山征西》第46回 ‧ 梨花大破白虎關。水車堵八仙交趾陶為姚自來作品。

《三國演義》第42回中 ‧ 張飛大鬧長坂橋
曹操進攻劉備,劉備敗走。張飛叫二十餘騎兵在馬尾上拴帶樹枝,往來奔跑,衝起塵霧,使曹軍莫知虛實。張飛怒目橫矛,立馬橋上,張飛第一次大喝,曹軍盡皆股慄;第二次使曹操不禁膽怯,生出退兵之心;第三次使曹將夏候傑肝膽碎裂,倒撞馬下,幾十萬大軍敗退而去。

《薛丁山征西》第46回 ‧ 梨花大破白虎關
樊梨花受帥印成為討西大元帥,兵發白虎關。白虎關總兵就是樊梨花的原配丈夫楊藩。楊藩點名要與樊梨花交戰,楊藩敗在樊梨花手下。楊藩再下戰書要和樊梨花打空手戰,並汙辱她,樊梨花大怒,接受挑戰。楊藩違犯規定施放鐵棋子,樊梨花反手用鐵棋子打向楊藩。楊藩倒地。薛丁山一戟將楊藩殺死,從而攻克白虎關。

對看牆身堵,「蒼龍教子」、「虎子情深」高浮雕。

對看牆內側裙堵「螭虎爐」,諧音「祈福祿」。

對看牆外側水車堵,龍爿戲文出自《搜神記》董永與七仙女;虎爿戲文出自《唐解元-笑姻緣》唐伯虎點秋香

《搜神記》董永與七仙女
皇都市俗稱狀元遊街,西漢時期,孝子董永賣身葬父,天庭的織女被其感動,於是私自下凡幫助董永並與其結為夫妻。織女一夜之間織了十匹錦布,幫助董永償債贖身,奴期從三年減至一百天。奴役期滿後,夫妻還家,以為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時候玉帝卻下令織女返回天庭,為了董永,織女只好忍痛與丈夫道別,將孩子生下送給董永撫養。

《唐解元-笑姻緣》唐伯虎點秋香
唐寅與文徵明、祝枝山都是吳中的才子,唐伯虎尤其能文擅畫,氣度瀟灑,不拘小節。無錫望族華學士之夫人率婢僕乘畫舫來吳中進香,正巧遇到應文徵明和祝枝山相邀來遊虎丘的唐伯虎。這時,唐伯虎看見華府眾人中有一位風姿明麗、秀逸絕塵的婢女,這引起了唐伯虎的追求之心。為此,唐伯虎不惜更換便裝到華府應聘教書先生,取名華安,後與秋香終成眷屬。

門神彩繪為李登勝作品。

李登勝,民國43年生、新竹縣竹東人,號勇侯。從小就喜歡畫畫的李登勝,初中畢業就到廟裡向彭金昌司學寺廟彩繪,與廖鳳琴為師兄弟。21歲時李登勝遇上本慧法師,傳授他國畫人物的臨摹要訣,李登勝才掌握住畫人物最重要的神韻。

退伍後,李登勝開始承包寺廟彩繪工程,還不時抽空到台南向彩繪名師潘麗水、陳玉峰請教,42歲那年到國畫大師李奇茂門下拜師學畫。李登勝善畫中國古代人物、達摩、鍾馗、門神等;其作品融合中國風與西洋風,整體氣勢磅礡、活靈活現,展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其廟宇彩繪, 多數集中在新竹以及鄰近地區。獅頭山勸化堂彩繪,是李登勝剛出師時的作品。在桃園景福宮彩繪門神所用的「青綠描金」技法,幾乎已經失傳,是李登勝的代表作之一。 

三川門架內二通三瓜,前後點金柱楣樑上做「看架斗栱」。

後步口廊為捲棚頂,正路員光題材為四腳花鳥。

二、正殿

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太和宮廟宇受損,廟方在89年6月決定拆除重建,於9月29日收到縣府緩拆的公函,遂於10月2日召開委員、信徒代表會議,在場人士全都支持拆除重建。同月11日,主任委員徐慶松拜訪新竹縣長林光華,說新廟將多出地下一層作為停車場和社區活動空間,無法再用的舊材料會集中保存。

次日中原大學歷史學系多名教授在關西鎮長黃國憲陪同下,實地勘查太和宮廟宇,表示主殿的壽梁、吊筒等物,為溪底派匠師的高水準作品,希望管理委員會重建案三思。當天下午,廟方開會決議主殿將小幅修繕,只將二側廂房予以拆除。

90年4月26日,縣府召開古蹟指定審查委員會議,為避免地方人士認為將關西太和宮列入古蹟後維修將受限制,決定只將正殿等主建築列古蹟。

步口廊左一路員光戲文出自《白蛇傳》。《白蛇傳》是中國民間傳說。與《孟姜女》、《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又名《許仙與白娘子》。故事成於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修煉成人形的蛇妖與凡人的曲折愛情故事。

步口廊右一路員光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6回 ‧ 英雄奪錦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在鄴城建成的銅雀台,擇吉日聚集文武百官設宴慶賀。曹操站在銅雀台的最高層躊躇滿志。曹操命眾將比試箭法。勝者以錦袍一件為贈品。眾將紛紛獻技。最後徐晃與許褚爭奪錦袍相持不下。曹操喜愛眾將驍勇各贈蜀錦一匹以解圍。

主龕:三官大帝。左龕:五穀神農大帝、關聖帝君、廣澤尊王。右龕:文昌帝君、至聖先師、倉頡至聖、魁斗星君、朱衣星君。

左配殿奉祀觀音菩薩,右配殿奉祀天上聖母。

全文5206字、104張照片。
拍攝日期:2020.09.26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3.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四版十一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