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旌表節義:彰化節孝祠

 「冰清玉潔」,如同冰一樣清澈晶瑩,如同玉一般潔淨無瑕,比喻品行高潔磊落,語出司馬遷《與摯伯陵書》,後亦用於比喻女子堅守貞操。

古代對女人守節的最高榮譽莫過於皇家賞賜「貞節牌坊」,秦始皇為巴寡婦清築「女懷清台」,為統治階級最早為貞婦樹碑立傳的事例。但是在進入漢朝、三國、晉朝、十六國直到唐朝時期,由於對人口的極度需求,很多統治者都是擯棄所謂的「守節」觀念,到宋朝時期由於「程朱理學」在南宋後期的影響漸成,節義之說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亦得到傳播,但邵雍易學對社會的影響遠遠大於程朱思想。

真正讓貞節牌坊大興的是明清時期,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詔令,族表節婦,同時規定了「凡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為嘉獎貞節的特別命令。

清代《禮部則例》規定:節婦,即「自三十歲以前守至五十歲,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節已及十年,查系孝義兼全厄窮堪憐者」,及為夫守貞的「未婚貞女」。貞節烈女,包括「遭寇守節致死」,「因強姦不從致死,及因為調戲羞忿自盡」,以及「節婦被親屬逼嫁致死者,童養之女尚未成婚,拒夫調戲致死者」等等。每年地方紳耆,族長、保甲長都要向官府公舉節婦烈女,各級官府都要給予表彰。

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烈女、節婦,唐代只有51人,宋代增至267人,明代竟達3.6萬人,而到了清代,僅安徽省休寧縣這一個縣,就有2200多人。當時全國人口不多,加以還有不少女子未被記載,這個數宇是很驚人的。清代受到旌表的貞節烈婦竟然高達100萬人,婦女獲得旌表成為一種宗教性風潮。

康熙元年(1662)朝廷諭示:「旌表節義,給銀建坊,民間往往視為具文,未曾建立,恐日久仍至泯沒,不能使民有所觀感。著於地方公所,設立祠宇,設牌位於祠中祭祀,用闡幽光而垂永久」,此為節孝祠興建的由來。

清代時,京師、省府、州縣各自修建節孝祠,矗立大牌坊。被旌表的婦女題名坊上,死後設位祠中,春秋致祭。並由官府發給三十兩「坊銀」,由本家為其建坊。節烈事跡特別突出的,皇帝還親自「御賜詩章匾額緞匹」。節婦烈女的名字列入正史和地方志。


清代台灣有數座節孝祠,但迄今唯一以獨立形態保存者,僅存彰化節孝祠。彰化節孝祠於光緒12年(1886)經禮部核準建祠,原在彰化縣東門城內的城隍廟旁,但日治大正12年(1923)因實施都市計劃拓寬馬路,城墻與節孝祠被迫拆除,後經地方士紳吳德功,商紳楊吉臣、吳鸞旂等人,向總督府申請以彰化公園一角地做為遷建地址,吳德功之弟吳汝俊、侄吳上花,並邀請鹿港士紳陳懷澄等人參與遷建工程,並募得所需資金,將節孝祠遷建於現址。民國74年經內政部核定為第三級古蹟。主要奉祀清代台灣中部地區的節孝婦,共有四百多位節孝婦女牌位。最後一次增祀是在大正13年(1924),國民政府時期,節孝祠不再接受入祀。

彰化節孝祠建築及裝飾藝術

彰化節孝祠為閩南四合院建築風格,二進二護龍的建築格局,其建築在大木結構使用了台灣地區罕見的特殊技巧,包括門廳的「束隨墊高法」與正廳的「移柱法」。

門廳

門廳面寬三開間,屋脊中央一段抬高,左右兩邊屋坡高度不變,造成屋頂高低層次變化,加上兩端起翹的燕尾曲線,使位於門面的三川門,予人極為富麗生動卻不失典雅的感覺。脊肚貼有彩瓷面磚,俗稱台灣花磚。前檐柱為日治明治年間重修時所立,上書「合臺彰雲苗共隆祀典,統貞孝節烈同沐旌褒」對聯,上款「明治辛丑年重修造」、下款「楊吉臣 吳鸞旂全叩」。門神為陳穎派民國91年作品。

楊吉臣,線東堡彰化街人(今彰化市),本名長安。祖籍福建泉州,出身望族,為彰化開拓先賢楊志申後裔。光緒15年(1889)清法爆發戰爭時,法軍猛攻基隆獅球嶺,林朝棟統領鄉勇堅守,戰況激烈,他率兵前往支援,後以軍功敘五品銜並賞戴藍翎。日本治台之後,改名吉臣,日治初期在彰化設保良局以招安善人,曾任彰化保良局長、彰化辨務署參事、彰化區街長、彰化區長、臺中廳參事,以及彰化街長等職,並於大正11年(1922)兼任第一屆臺中州協議會員。大正12年接替林獻堂擔任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至昭和4年(1929)為止。

吳鸞旂,字泮水,為清光緒年間的監生,亦是當時東大墩的首富,人稱「吳部爺」。曾參與興築台灣(台中)建府工作。吳家第一代吳德昌公隨鄭成功渡台,督辦軍糧,聚居台南。至吳景春時才遷至台中,娶霧峰林甲寅之女、林定邦之妹林純仁(為林文察的姑姑)。吳景春為林文察十八大老之一,終年在外征戰,吳家的經營皆在林純仁之手,並一肩負起教養吳鸞旂的責任。林純仁之牌位今供奉於彰化八卦山下節孝祠。吳鸞旂富甲一方,在大智路上有一豪華公館(已拆毀),在台中後火車站附近建有一座名為「天外天」的戲院(已拆毀)。

中港間牌樓,門楣上先置楣引,其上再置斗抱,其上再置三彎枋、連栱、連圭枋及另一層斗抱才頂住桁引及桁木。

中門旁格扇,頂堵有萬字不斷紋樣,革心淺浮雕螭虎團爐圖案,餘塞板則留白。

外寮。

寮口。

左一路「三王圖」員光,花王牡丹、禽首鳳凰、獸王麒麟,三者合而為一,為最吉祥構圖之一種,象徵「太平文明」、「盛世可期」。右一路員光為「金馬玉堂」,漢代的金馬門,是學士待詔的地方,也稱「金門」;玉堂殿,供侍詔學士議事的地方。舊指翰林院或翰林學士。漢代的金馬門與玉堂殿。後世用以指翰林院,引申為顯赫的高位。亦作「玉堂金馬」、「玉堂金門」。

四路員光雕鑿四腳花鳥圖,步口通樑彩繪為郭新林作品,惜已斑駁。

彰化節孝祠在棟架風格上屬泉州式,門廳面寬三開間,進深三間,使用九架四柱棟架,架內二通三瓜。門廳棟架最大的特徵是中脊桁及前後2架的叠斗中,束隨做成斗座,此法不但可以穩定叠斗,亦可微調高度,稱為「束隨墊高法」。

中脊桁下不施瓜筒,以「騎樑栱」直接疊斗。

後點金柱間壽樑上懸掛一方「不負所天」匾額,為曾遊歷台灣,對台灣尤其是鹿港地區書法頗有影響之書法家曾猷,在同治6年(1867丁卯年)所獻。註:咸豐年間起到台灣傳習的有吳魯、許筠、曾猷等書法家。

門廳與正廳間以牆廊串連成四合院格局。

正廳

正廳為正身帶軒,兩側有耳房。

軒亭為單簷歇山式屋頂,正脊上一葫蘆裝飾,脊肚貼有日治時期流行的花磚。

軒亭點金柱間壽樑為弓形壽樑,樑上直接置一斗三升以承桁木。軒亭內懸掛日治時期曾任台中州廳長常基德壽所立「一節千古」匾額,與彰化市改制前的2位市長王一麐、陳錫卿分別敬立的「懿德永芳」、「青史揚芬」匾額。

托木(插角、雀替)

正廳內的後點金柱採「移柱法」,即將正殿內的大通梁置於神龕上方的橫楣,減去「後點金柱」,使得室內得到最大的空間,此種「移柱法」為台灣傳統建築的特例。


架內二通三瓜。

前大方為捲棚頂,中間兩根桁木彩繪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為陳穎派作品

陳穎派,1933年生於雲林土庫,12歲跟父親陳萬福學藝。陳穎派學藝之後,也因現實社會環境和其父相同,並未專職從事建築彩繪工作,絕大部分都從事油漆塗刷相關工作。在傳統建築彩繪工作部分,柯煥章曾給予派司相當多幫助,當時柯煥章在承包建築彩繪工程時,非常欣賞派司的彩繪畫作,常請派司至工作場所, 共同參予彩繪工程,由柯煥章負責打鉛筆稿,派司負責繪以墨線,並讓派司落款留姓名,在工作之餘,更親自教導自身之彩繪技藝。

神龕上大楣彩繪,為大正12年(1923)郭新林的作品。郭新林,出生於台灣中部郭氏彩繪家族,自小便在大伯郭友梅及父親郭福蔭教導之下學習彩繪施作的技術及讀書寫字,與郭光傳、郭瑞麟、郭啟輝、郭啟薰為鹿港郭氏彩繪家族第三代畫師,人稱新林司。落款常用「石香」、「石松」、「笑山」、「鹿津漁人」、「鹿津釣叟」、「鹿溪釣叟」、「鹿津釣徒筱漁氏」等。

大楣中段「敬姜教子」彩繪,典出《列女傳》母儀傳。

魯國有個大夫,有天退朝回家見自己的母親敬姜夫人正在紡麻。公父文伯對其母說,我們這樣的家庭,您還要紡麻,恐怕別人會認為我不能好好服侍您啊。敬姜夫人聽了,就說兒子不懂得做官,然後就和他講了一番道理:以往的聖王安置百姓,會揀貧瘠的土地,然後會長治久安。因為百姓勞苦,就會節儉,節儉就會產生善心;反過來,安逸就會放蕩,放蕩就會忘掉善心起壞心。從天子、諸侯、大夫、士人,到平頭百姓,每天都要忙於自己的事情,沒有一天懈怠。而他們的夫人、妻子也沒有一天不是忙於勞作的。然後敬姜夫人和兒子說,我本來希望你提醒我,不要忘記祖宗的業績,結果你卻要我自圖安逸,你用這樣的態度做官,我擔心不得長久啊。

大楣左段「盧氏冒刃而衛姑」彩繪,典出《女德義篇》。

唐代鄭宗義,有妻盧氏,侍奉公婆非常孝順恭敬。一次,丈夫在外,適有盜賊手持利器搶劫村莊,快來到其家的時候,家中各人都逃避而去,然唯有婆婆難以走動,無法躲避。盧氏於是冒著刀刃之險擋立於婆婆前面保護。賊人非常橫行無忌,當來到其家,不但搶掠東西,且嫌盧氏有所妨礙,重重的打了她一下,令她幾乎死去。賊人去後,人們陸續回來,救醒盧氏,便問她為什麼不怕賊人,她回答說:「人所以與鳥獸不相同,是因為知道仁義的道理。現今社會裡,別人有災難,大家都會設法幫助。更何況我的婆婆面臨危難,我怎能為了個人安危,捨棄她而不管呢?若果不幸婆婆遇上危亡,那麼我是決不會獨生的。」婆婆聽到她的一番話,非常感動,對別人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不易淍。這件事情,令我看到真正孝順的媳婦啊。」

大楣右段「棄子扶侄」彩繪,典出《列女傳》節義傳。

有次齊國攻打魯國,魯國有一鄉村婦人帶著兩個小孩一起逃亡。眼看齊軍將至,婦人於是拋下懷中的小孩,反而抱起牽著的孩子繼續逃亡。齊軍將領覺得奇怪,將婦人攔下詢問,才知道這兩個小孩一為其子一為其姪,而婦人在無法顧全二子的狀況下,選擇捨棄了自己的孩子,保全姪子。齊將深感於婦人的重義,於是勸齊君退兵不再攻打魯國。後來魯國國君得知此事,便尊稱此婦人為「義姑姊」。

祠前立有乾隆3年(1738年)紀念汪門雙節之砂岩石碑一座,額刻皇清、中刻「奉天朝旌表」。依據周璽「彰化縣志」卷八「人物志」列女傳所載:「汪門雙節者,邑民汪家姑婦也。姑劉氏,婦余氏,素慈孝。雍正九年,大甲西番作亂,焚殺居民。姑急告婦曰:『義不可辱,當各為計。』語畢遂自刎。婦方抱姑屍而泣,逆番猝至,遂觸垣死。乾隆三年,旌表勒碑縣東門。」碑今立於節孝祠前,常垂典型。碑文作「奉天朝旌表殉難義婦汪門劉氏、從死孝婦媳余氏」,落款年代為乾隆3年(1738)。

後記:1923年郭啟薰曾在此施作彩繪。

全文4211字、39張照片。
拍攝日期:2018.12.30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6.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四版十一刷
7.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