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樓】鹿港民俗文物館:日治時期辜顯榮宅邸

壹、五大家族 - 鹿港辜家


辜禮歡(?–1826),來自泉州府同安關辜厝村,早年因參與天地會反抗滿清,而輾轉逃到馬來西亞,最終定居於檳榔嶼(今馬來西亞檳城),憑著英國人勢力和良好關系,獲得煙酒、鴉片的承包權,不數年成為鉅富及檳城僑領,是第一個華人甲必丹(Kapitan),也是檳城英殖民市政府第一任議員。

辜禮歡長子辜國彩,曾任暹羅管地總督。國彩兒子辜登春任吉打港口總督,登春兒子辜尚達受英殖民政府封為檳島首位華人太平局紳(JP)與市政府議員,辜尚達的財富與功勛名望,不遜其祖父辜禮歡。

辜禮歡次子辜安平,年少時回中國,清道光年間進士,曾任林則徐幕僚,後調職台灣,官至道台。辜安平獨子辜琴妻室薛麵,有二子辜顯忠、辜顯榮。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清廷戰敗、台灣割讓予日本,短暫成立的台灣民主國亦在「大總統」唐景崧潛離之後瓦解,當時台北城內亂兵四出騷擾劫掠,艋舺仕紳連袂趕赴大稻埕茶葉鉅商李春生宅邸商議。

李春生眼見社會亂象,痛心疾首,認為台灣民主國一無可取,且敗兵劫掠,擾亂社會秩序,台灣應依馬關條約由日本統治,故促請該日軍早日進城鎮撫。惟請師的呈文雖已擬好,仕紳們既害怕城外的「暴徒」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命財產,又怕率先去迎接日軍進城,萬一台灣民主國捲土重來,恐怕會遭整肅,因此無人敢冒險呈遞文書。

此時,艋舺雜貨店「瑞昌成號」店主辜顯榮自告奮勇,向眾人表示願意前往基隆呈遞文書,促請日軍進入台北城維持秩序。在辜顯榮的引導之下,日軍於1895年6月7日凌晨輕易地長驅直入台北城。

由於辜顯榮對台灣總督府各項措施極力配合,故取得許多特權事業,如鹽、糖、鴉片、樟腦等經營權,並積極從事土地開墾、金融事業等各項投資,使得辜顯榮的事業版圖在日治時期達到巔峰,並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高雄陳家,成為顯赫一時的台灣五大家族。

辜顯榮共有妻妾六人,分別是
元配:陳笑,育有辜敦治、辜註治二子及辜津治一女。
二房:翁富。
三房:張悅,育有辜岳甫一子。
四房:施過,育有辜振甫一子。
五房:黃寶。
六房:岩瀨芳子,育有辜偉甫、辜京生、辜寬敏三子及辜秀治一女。

貳、「大和」大厝歷史沿革 

鹿港民俗文物館,前身為辜顯榮宅邸,據說是由曾參與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的匠師規劃設計

辜顯榮(1866-1937),字耀星。父親辜琴長年病臥在床,辜顯榮由母親薛麵一手養大,少年時期追隨進士黃玉書讀過漢學,後於台北當苦力、轎夫、經商,後來在艋舺開設雜貨店「瑞昌成號」。

1895年乙未割台隔年,30歲創設「大和行」,累積了龐大的財富。日治大正2-8年(1913-1919)在鹿港祖厝擴建洋樓,竣工後成為日據時期全鹿港最精緻的豪宅,當地人都稱這棟洋樓為「大和」大厝。

日治昭和9年(1934),辜顯榮被昭和天皇敕選為貴族院議員,為台籍第一人,大厝成了招待貴賓的「官邸」。

貴族院是昔日日本帝國議會的兩個議院之一,明治23年-昭和22年間設置(1890-1947),議員的任期原則是7年,皇族議員、華族議員之中的公爵、侯爵議員、敕任議員之中的敕選議員是終身議員。華族議員之中的伯爵、子爵、男爵議員由同爵位者互選產生。

台灣「敕選議員」由30歲以上的男子之中有名望者敕任產生,有1934年的辜顯榮及1945年的許丙、簡朗山、林獻堂。貴族院廢止後,其地位由參議院取代。

昭和12年(1937),辜顯榮赴東京出席貴族院臨時會議時,因宿疾復發病逝,靈柩以船運返台灣,安葬在快官山。民國62年辜氏家族捐獻此棟洋樓建築及館前大綠地周邊環境,成立「財團法人鹿港民俗文物館」。

叁、「鹿港民俗文物館」平面格局

鹿港民俗文物館座西北朝東南,建物前方為一大片草坪,及一類似半月池之造景水池,池畔二木構造涼亭,以花架相連。

鹿港民俗文物館為二層樓建築,矩形平面,中間一中庭,成口字型,類合院配置。外觀以中軸線成對稱形,前棟及右立面後半段有外廊(Veranda)。外廊起因於居住在溫帶的殖民者,為了解決熱帶性區域氣候,所產生的建築形式。

主立面入口處及中庭兩側穿廊與四角衛塔高起為三樓。穿廊連繫前後二主要空間。四角衛塔前面二座為八角形,後面二座為方形。

洋樓短向(東南向)。

洋樓長向(東北向)。

肆、「鹿港民俗文物館」建築及裝飾藝術

鹿港民俗文物館為「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抬頭,引用古典建築原型的建築不斷出現。除了新古典主義外,對於各種歷史語彙稟持無差別論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也開始流傳,十九世紀全世界幾乎籠罩在西方歷史主義之潮流中。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恰逢西方建築界歷史主義的盛行,不管是日本政府招募來的西方建築師或者是前往西方就讀的日本留學生,所接觸到的也幾乎是西洋歷史主義之建築。日人治台後,以西洋歷史主義各種風格為藍本的建築也就來到台灣,這就是我們所稱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巴洛克(Baroque)建築大約出現於西元1600年到1750年這段期間,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絕大多數被稱呼為巴洛克建築的案例都是「西洋歷史式樣」。

一、洋樓短向(東南向)

東南正向入口為三樓高,馬薩式屋頂,並外突於兩側立面。邊角柱貫穿一、二樓,為仿科林斯(Corinthian)方柱,牆面仿「辰野金吾」樣式,以紅磚、洗石子水平帶相間。二樓陽台欄杆二方柱將立面三等分,貫穿二、三樓,撐起馬薩式屋頂前一半圓形山頭。

古希臘三柱式

古希臘三柱式分別為,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而古羅馬五柱式再多加上,托次坎柱式(Tuscan Order)、複合式柱式(Roman Composite Order)。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特徵為柱身粗大,且未設有底座,一般建在建築物的柱座或平台上。柱式通常由簡單圓形構成,柱身偶爾雕有20條槽紋。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約為6:1,因多立克柱式的特徵被建築歷史學家認為與男性比例相似,故也有男性柱的稱呼。

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通常立在一個底座上,柱頭有一對渦形裝飾,部份渦形是從內綻放出。愛奧尼柱式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約為8:1,比多利克柱要纖細,也被稱為女性柱,柱身上有24個凹槽。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約為10:1。柱頭是用茛苕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柱身根據材質的不同,有光滑與凹槽,凹槽數為四的倍數,通常是24個。

托次坎柱式(Tuscan Order),省去柱子表面的凹槽,柱身長度與直徑比例大約是7:1。托次坎柱式多數使用在單層建築或圓形劇場(競技場)等大型建築。

複合式柱式又稱羅馬複合式柱式(Roman Composite Order),將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渦捲加入科林斯柱式柱頭上的芼莨葉。

古希臘的建築從公元前7世紀末,除屋架之外,均採用石材建造。神廟是古希臘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築,其典型型制是圍廊式。由於石材的力學特性是抗壓不抗拉,造成其結構特點是密柱短跨,柱子、額枋和檐部的藝術處理基本上決定了神廟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臘建築藝術的種種改進,也都集中在這些構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組合上。公元前6世紀,這些形式已經相當穩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後古羅馬人所稱的柱式(order)

馬薩式斜頂盛行於十九世紀中葉, 為17世紀的法國建築師弗朗索瓦‧馬薩(François Mansart)所創立。屋頂有折面,室內屋架為五角形,日人稱為「腰折屋根小屋組」,上坡緩而下坡陡,鋪石板瓦或銅片瓦,屋頂上開有通氣窗(老虎窗/牛眼窗)。

半圓形山頭(pediment),內置勳章飾和花草紋飾。

山頭兩端綴以貝殼飾,貝殼飾為一半貝殼蚌葉,貝殼堆疊成長,具幾何造形和美術設計的特質,象徵著完美與珍貴。

三樓方柱轉角處有寶瓶飾,瓶身有花綵飾(festoon)。

花綵飾一般採用花草葉片水果或布綢串聯在一起,並用絲帶綁在二端點,中央呈弧度下垂,兩端則垂直下垂,有如慶典綵帶般造型,英文有另稱(swag)。

貫穿一、二樓邊角柱為仿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頭是用茛苕(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

茛苕是一種歐洲沿海岸生長的灌木,它獨有的形態被人們賦予了很多的象徵意義,鋸齒形葉子象徵克服障礙的勇氣、旺盛的生命力象徵重生、復活而被崇拜和敬仰。茛苕裝飾在拜占庭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哥德式建築中始終流行不衰,並且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又重新被大量使用,直到今天仍然被人們認可與喜愛。

二、三樓分隔柱,分別以茛苕葉及橫飾帶、牛腿托架斷開。三樓中間疊窗下橢圓飾板(cartouche)內紋樣現已不存。

橢圓飾旁火炬造型的泥塑裝飾。

門廊為平樑型,以仿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支撐,柱頭向下捲的卷渦似羊角,下有棕梠葉飾。

兩側立面一、二樓為連續二拱圈,拱圈內崁木作窗扇。拱圈旁為貫穿兩層樓之仿愛奧尼克(Ionic)半柱。

女兒牆中間一半圓球形花飾,表面有各種角度切面,似日本家徽紋樣。

仿愛奧尼克(Ionic)半柱,柱頭未支撐到簷口,柱頭頂為反置之托架。

一、二樓弧形、半圓形楣窗(transoms window),窗櫺骨架如半弦月且有輻射光芒(sunburst)線條分割,西洋古典建築元素稱弦月窗(lunette window),或稱扇形窗(fanlight window)。

八角形衛塔形成正面兩端的收頭,衛塔之上為圓頂。貫穿一二樓壁柱為仿愛奧尼克(Ionic)半柱,三樓接仿科林斯(Corinthian)壁柱。

八瓣圓屋頂覆深色魚鱗瓦,圓頂上突出瓶盆形尖頂飾(finial)。

三樓仿科林斯(Corinthian)壁柱,橫飾帶下飾以牛腿托架。

貫穿一二樓壁柱為仿愛奧尼克(Ionic)半柱。

一樓上下疊窗上拱心石、花綵飾。

二、洋樓長向(東北、西南向)

穿廊有向外之側門,門外為半圓形門廊,由三拱圈支撐,並外突於兩側立面。一、二樓柱身有圓球飾。

左右立面柱間仿「辰野金吾」樣式,以紅磚、洗石子水平帶相間。一、二樓皆為上下疊窗。西南向立面後半段與門廊切齊有走廊空間。

辰野金吾(1854-1919),日本建築師,畢業於今東京大學工學院,為英國建築師喬賽亞.康德(Josiah Conder)的學生,曾留學英國,返日投身建築學術界和實務界,為日本第一代建築師,對於日本近代的建築教育、建築設計有深厚影響。著名作品有日本銀行京都支店、奈良飯店、東京車站、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等。其建築設計中常見紅磚與灰白色系飾帶相間做法,及像王冠一樣的塔樓與圓頂設計,被稱為「辰野風格」或「辰野式」,因他的學生來台發展者相當多,對於台灣日治時期建築影響至深。

三、中庭迴廊

1、東北、西南向

中庭迴廊二層樓高,穿廊高起為三樓。

半圓形山頭,兩側及頂端形成階梯形,山頭線腳下有拱心石飾,山頭內有花綵飾。

邊柱上有獎盃型收頭飾。

三樓牆面花彩飾(圖右)及鈴蘭花 (圖左)。鈴蘭花 4-5月間開放,在法國每年的5月1日,法國人會以互贈鈴蘭以表示祝福。

二樓立面開三窗,中間為上下疊窗,窗上有半圓形拱圈。

一樓穿廊,平樑型,以仿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支撐。

2.東南、西北向


仿愛奧尼克(Ionic)半柱,柱頭未支撐到簷口,柱頭頂為圓球飾。

平樑型,以仿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支撐。

叁、後記

鹿港民俗文物館分成三館,分別是:A館洋樓、B館厚生藥局、C館古風樓。耀星樓現為基金會辦公室不開放參觀。

洋樓房間格局為了展覽而有做調整,一樓為:101室文史照片、102室服務中心、103室服裝佩飾、104室戲曲樂器、105室辜氏祠堂、106室宗教禮俗;二樓為:201室辜氏臥房、202室會議廳堂、203室仕女閏房、204室餐飲器皿、205室齋堂、206室書畫文獻。

鹿港民俗文物館創館初期,已有兩千多件文物,創館後十年內已達六千餘件文物。館內常設展示廳展示有三千餘件鹿港當地文物,內容包括清代至民國初年共計六千九百餘件的民生用品,另有典藏三千餘件,依照鹿港節慶不定期換展。

Otto此行是拍攝洋樓,洋樓後方的厚生藥房及古風樓皆未拍攝,而展室內禁止拍照,故拍完洋樓外觀後,相機即收入背包內,欣賞展室內的展出品。

全文4537字、44張照片。
拍攝日期:112.04.29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3.黃文杰建築師在臉書社團帖子
4.傅朝卿《西洋建築發展史話》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 2004
5.傅朝卿《彰化縣重大意義歷史建築調查研究》3-40~3-45
6.傅朝卿《西洋建築發展史話》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 2004
7.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