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呂汝玉墓:筱雲山莊肇建人呂炳南之子

筱雲山莊肇建人呂炳南育有三子,分別為汝玉、汝修與汝誠,三人都是清秀才,舉人吳子光稱為「海東三鳳」。呂汝玉(1851-1925),字庚虞,號縵卿,為呂炳南之長子,例貢加恩授正七品文林郎。光緒14年(1888)接下象徵當主地位的中和季首事,並積極拓展家業版圖。

除家業外,秉持家訓,對地方文教推動不遺餘力。光緒年間,與霧峰林朝棟、大里吳鸞旂等人聯合上書巡撫劉銘傳興辦宏文書院,日治時期捐納文英社址興辦岸裡公學校,以及後來與林烈堂等人捐辦台中一中等。

日治時期,呂汝玉被選任為捒東上堡區總代,明治30年(1897) 獲臺灣總督府頒授紳章,隔年(1898)敘勳六等章。明治38年至大正元年(1905-1912)獲委任為臺中廳參事,為神岡之重要地方領袖。

墓園建造於大正15年(1926),相傳是惠安石匠蔣馨家族作品,花費造價約15,000 円,當時一位教師月薪約20円。墓園整體莊重堂皇, 2010.12.20指定為台中市市定古蹟!

蔣馨(1873-1935),又名仁勳,福建泉州惠安縣崇武鎮峰前村人,後來定居彰化鹿港菜市頭,殁於台灣,因為駝背所以一般人以「蔣龜馨」稱之。

蔣馨曾在崇武鎮上開設金店及打製銀器,之後在廈門港沙坡頭開設泉興石廠,供應台灣石作所需。在日治期間承攬了台灣知名傳統寺廟,引領族人蔣銀牆、蔣金輝、蔣福來、蔣連德、蔣文浦、蔣豐源、蔣玉坤﹍等渡海來台承作打石工藝,在台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傑作,如:彰化南瑤宮正殿(1924)、南鯤鯓代天府(1927)、鹿港天后宮三川門及正殿(1927-1936)、彰化南瑤宮三川殿(1929~1936)、鹿港黃禮永墓園(1930)、高雄陳中和墓(1930-1935)、郭振英墓(1933)、廖煥文墓(1934)之石作工程。

一般咸認蔣馨為技藝精湛的頭手,但他實為承攬傳統寺廟石作工程的頭家,他組織的打石司班底皆為一時之選,有受雇於蔣馨在廈門開設的泉興石廠師傅蔣萬賜,及在台頭手師傅蔣文華、蔣梅水、蔣樹籃和分擔工程發落的女婿張金山。

蔣馨有蔣文青、蔣文坤、蔣文盆(早逝)三個兒子。蔣文青的兒子蔣福南(1922-1942),蔣文坤的兒子蔣福順(1923-?),均寄留在姑丈張金山的户籍内。蔣福順在光復後回峰前,他的兒子蔣镗泉則住台北三重市。蔣文盆收養兒子蔣長(1929年生),居峰前村。蔣馨在修建彰化南瑤宮時收養蔣登欉,蔣登欉長大後在屏東東港開設石店。蔣馨1935年去世後由女婿張金山(妻:蔣寶)繼承石雕事業完成未完成的的工程。

蔣馨的女婿張金山在鹿港開設石店,有蔣樹籃(1887-1947)是該店的二手師傅,台灣光復後回故鄉。當年與蔣樹籃一起做工的還有蔣珠池、蔣宣爐。

呂汝玉墓園以墓塚為中心,前置墓庭與墓埕,墓埕寬廣有石燈柱。

石燈柱主要流行於漢代及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與佛教傳入中國密不可分。石燈柱是以燈的諧音表添丁之意,及象徵為先人指引方向。

燈屋為蓮葉檐,圓錐葫蘆頂,頂上一含苞蓮花,檐下西式綴飾、托座bracket。

呂汝玉墓有三道曲(墓)手,以泉州石與青斗石相間配置,陰刻、淺浮雕、浮雕與圓雕雕刻技法並用,層層矮垣彎曲伸出前方,曲手鐫刻書法為櫟社林獻堂、莊太岳、陳懷澄、傅錫祺等文人之弔唁詩文,繪畫則為收藏之古畫所摩刻。

墓碑與供桌相連,墓碑以三塊石板合組而成,上方一圓型山頭circular pediment 。墓碑上橫刻著「紹邑」兩字,中央豎刻著「顯祖考諱庚虞號縵卿呂公汝玉之墓」。

圓型山頭內飾以花草浮雕作為裝飾,中間「呂」字姓氏紋!

墓碑左、右肩石為清中葉初期閩派上官周之繪畫作品之原作刻石,含上官周落款、用印。

上官周(1665-?),字文佐,號竹莊,福建長汀人。清代畫家,為閩西畫界之首。善畫人物、山水,乾隆8年(1743)刊行《晚笑堂畫傳》一書,其中描繪西漢至明朝共120位名人畫像,例如虞姬、韓愈等人,為清代人物畫譜之傑作。其他作品有《南巡盛典圖》、《八旬萬壽盛典圖》。

護岸




頭曲手


二曲手



三曲手

三曲手寶柱正面刻竹,寓意「竹報平安、平安富貴」,龍爿側面刻「有猷有為有守」;虎爿側面刻「多福多壽多男」。


龍爿三曲手「鼠咬葡萄」石堵,用印及落款「弟汝濤」。

呂汝濤,同治10年(1871)生,神岡呂家第6代,曾師事呂仲箎及汕頭陳松石,繼入藤島耕山及呂鐵州門下。作品曾入選臺展第6、7屆,府展第2、3屆。擅長飛禽、走獸及山水。

左側附葬其三子呂佩芷。

全文1731字、31張照片。
拍攝日期:2022.09.20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3.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