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鹿港龍山寺建築暨裝飾藝術(下篇)

三、五門殿內

民國47-53年鹿港龍山寺重修之時,於民國52-53年由郭新林帶領其子郭竹坡、其姪郭佛負責施作鹿港龍山寺五門殿及戲台的彩繪。

五門殿共計有五對門神的彩繪作品,正門為「韋馱、伽藍」門神,次間門神為佛教的「四大天王」,分別為「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左盡間門神為太監造型,一位手執如意,捧官帽,另一位手持鹿,象徵「加冠晉祿」,右盡間門神則為文官,手持牡丹花和爵杯,有「富貴進爵」涵意。2016.11.23彰化縣文化局依文資法公告「郭新林五門10扇彩繪」為藝術作品一般古物。

四、戲台

斷簷式的升庵法,這項技巧最早出現於清道光11年(1831)的龍山寺戲台,其下簷被斷開,有點像牌樓的夾樓。到了清光緒11年(1885)的彰化元清觀,更出現五開間的斷簷升庵,由於結構麻煩,此後這個形式一直消寂下來,直到公元1920年溪底司傅王益順來台,由於台北龍山寺、台北孔廟、彰化南瑤宮(以上為五開間)及新竹城隍廟(三開間)再度使用,斷簷式重簷一時成為最形式的主流。

鹿港龍山寺戲台的屋頂的作法,正面採「斷簷式的升庵法」的作法,在上層屋簷前再加上一個屋簷,形成三重屋簷,此種作法在台灣為特例。五門殿屋頂與戲台屋頂交接處,有一座龜背造型屋頂,利於雨水迅速向兩旁排出。這個需空拍機才拍的到。

泥塑的「憨番」位於戲台屋頂燕尾脊的下方處,下層屋簷大象泥塑為民國五十年代重修時,由鹿港土水師劉訓師所施做。

戲台與五門殿相連,又是「斷簷式的升庵法」三重屋簷,戲台的大木結構甚為複雜,真是佩服當初的匠師是如何設計及施工的。

走馬廊

角步通樑

戲台上方的藻井,為全台首屈一指的作品,道光11年(1831)重修時所興建,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道光以前的台灣未曾出現結網,而從公元1831年到公元1911年的七十年間亦未出現過結網,直到陳應彬(彬司)於公元1911年建造的北港天宮三川殿五門殿內。

抹角樑:在四角形樑架的角部所加的45°小樑,通常為構成八角形藻井結構時所用。

串角通一側頂住戲台內的抹角樑,另一側頂住五門殿內三架楹

藻井下方前面、後面、側邊樑枋。

龍山寺藻井的跨距約為5.5公尺,至頂心的高度約為6.5公尺,以16組斗拱層層出挑,齊集「頂心明鏡」。八卦藻井內的彩繪是郭新林在民國53年所完成的作品,壽樑上可見郭新林的親筆落款,垛頭的藻飾點綴著八卦藻井,更顯得富麗堂皇,枋心內有鹿港名書法家黃天素的字跡

五、拜殿

咸豐2年(1852)重修時加建拜殿,為三開間的建築格局,屋頂木架構建築為二通二瓜捲棚式造型,拜殿的屋頂與正殿相連,相接處有一座龜背造型的暗厝設計。兩側山牆採馬背的作法,其造型有四個銳角,為火字型的馬背造型。

龍山寺拜殿、正殿現存的棟架、木雕大多為道光11年(1831)由李松林之先祖李克鳩等匠師,由福建渡海來台,參與龍山寺重修工程的作品,而拜殿的部分雀替,為昭和13年(1938)重修時,由李煥美與李松林、李棟樑等匠師所施做。

拜殿記年款龍柱,為咸豐2年(1852)作品,其特色為柱身後側上方雕有鳳、麟、鶴、龜等四種吉祥動物,所以這對龍柱又稱四靈柱,傳統的四靈為龍、鳳、麟、龜,但由於龍柱已有龍的造型,所以匠師改雕以鳳、麟、鶴、龜四種吉祥動物,喻為鳳毛麟趾、鶴算龜齡,有稀奇珍貴、祥瑞長壽涵意。

六、正殿

正殿為歇山重簷式屋頂,當初可能設計有走馬廊,民國75年進行古蹟修復工程,將正殿主樑抽換,聘請鹿港大木匠師施金鐘參與古蹟修護。

歇山式的屋頂兩側形成的三角形牆面叫做山花,歇山重簷式屋頂即有上下二層的歇山頂,該技術的關鍵就是山花的移動。山花接近中央時恰與四點金柱屋架重合,山花縮小整體造型峻拔;若將山花移出,與山牆重合時,則山花擴大,上下簷都掛在同一山牆上,從外面看,廟貌巍峨高聳,但俏麗不足,在結構原理上此法是最合理。

山花介於點金柱,屋架與山牆之間的作法,要遲至日治時期才出現。基本上這種作法在技術上較困難,即要在次間架上較低的室內屋頂(多為捲棚作法),然後大屋頂的山花直接落在捲棚上。捲棚頂的楹材即是扒梁的角色。如果室內不出現捲棚頂時,則要使用增柱法來撐住山花。增柱法在台灣首見於光緒4年(1878)重建的彰化元清觀。

鹿港龍山寺面寬五開間,歇山重簷式屋頂山花落在次間與梢間中間列柱上,下簷出簷方式由伸出山牆的出栱支撐。正殿屋頂的垂脊下方有四個人物造型,分別為文聖張亞子、武聖關公、巧聖魯班、樂聖師曠,這四位聖賢裝飾在正殿的屋頂,稱為「四聖朝天」。

正殿為五開間格局,計有三對門神,正門門神為佛教兩大護法「韋馱」與「伽藍」尊者,兩旁側門門神則為「四大天王」。因香火鼎盛門神彩繪僅其中三扇較清楚。正門旁格扇的格心內繪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頂板為萬字不斷鑿花,裙板繪有螭虎團爐。梢間的卍字窗石牆別具古樸風味。

正殿內壽樑有民國47年郭新林彩繪,保存狀況尚佳。

大方正路獅座的上方有木雕的憨番,左二路通樑下員光「狀元遊街」鑿花,為李克鳩作品。註: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出版《入木的刻刀‧重要鑿花技術保存者-李秉圭》第39頁。

左一路獅座、憨番、、員光鑿花

右一路獅座、憨番、、員光鑿花

左二路李克鳩「狀元遊街」鑿花作品

右二路

正殿內四周橫枋上有走馬板雕有花卉,神龕木雕為李克鳩李氏家族作品。

鎮殿觀音及韋馱、伽藍尊者佛像,為民國50年由齋姑王金珠至台北迪化街「盧山軒」佛像店訂塑,佛像係採用「脫胎法」塑造,其工序為工匠先做一模具,外層再重覆披布上漆,塑成佛像後再取出模具。鎮殿觀音前約三尺高的觀音佛像,為昭和2年(1927)由鹿港街長陳懷澄、信徒總代辜顯榮等人捐資雕刻。

「七寶銅觀音」,此尊銅觀音像高約42公分,寬23公分,銅觀音頂戴七寶五佛冠,雙眼微閤,雙手置於前作禪定印,隻足結跏趺坐,為唐式造型,是典型明末時期的觀音像,此尊銅觀音像亦是鹿港龍山寺的鎮寺之寶。昔日,信士可至龍山寺迎請此尊銅觀音佛像至家中供奉,祈求家中平安順利。民國70年,銅觀音佛像遭竊,幸由信士到香港旅遊時發現,報請警方追回。龍山寺特別在民國71年5月舉行平安遶境,迎回銅觀音像。此尊七寶銅觀音原由管理委員會收藏保管,民國97年9月13日由主任委員施輝雄恭迎至正殿神房內供奉。

七、後殿

明治30年(1897),日軍的從軍布教使佐佐木一道租用鹿港龍山寺後殿,成立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布教所,明治37年(1904),鹿港龍山寺加入本願寺派,正殿改奉阿彌陀佛,原泉安分靈的觀音大士神像遷至後殿,大正10年(1921)後殿失火,觀音寶像毀損。民國34年(1945),日本二戰投降,民國50年(1961),重塑觀音菩薩寶像安座正殿,原日本阿彌陀佛寶像移祀後殿。

大正10年(1921)遭回祿之災後,於昭和11-13年(1936-1938)進行重建。重建後殿的大木匠師為鹿港黃神通,棟架雕刻為鹿港匠師施金福的作品,門屏為李煥美、李松林等匠師所雕刻,石雕由張金山承包,神龕木雕為李煥美、李松林李氏家族作品。民國50年重修時由施水龍、施義海、施肇豐等匠師施做。

後埕有三口井,中間為方井,兩旁則是圓井,此三口井象徵龍喉與龍眼。早年這三口井是龍山寺日常用水來源,目前井裡雖然還有水,但已不再供取用。後殿的後院原為池塘,民國五十年代已填平,目前整理為花園,種植花卉與盆栽。

八、文物

咸豐8年(1858)龍山寺重修完成後,鹿港八郊商行於隔年請梁如金到浙江寧波勝興商號鑄造此鐘,古鐘銘文上有鹿港八郊之名稱。

道光11年(1831),鹿港理番海防同知王蘭佩所撰「重修鹿港龍山寺記」,記述道光9-11年重修的史料。

道光11年(1831),「泉廈郊商船戶捐題緣金」碑

道光27年(1847),「觀音菩薩壽費碑」

叁、後記

鹿港位於台灣西海岸的中點,荷蘭與明鄭時期屬平埔族原住民巴布薩族(Babuza)馬芝遴社社域,約在1681年明鄭時期晚期就有「馬鳴山」聚落出現。康熙23年(1684)台灣納入清朝的版圖,乾隆49年(1784),鹿港與福建泉州蚶江正式設口開渡,從此開啟鹿港的黃金時代。乾隆50年-道光25年(1785-1845)之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吸引大量三邑仕紳家族於此通商和定居,漢學文風鼎盛冠於全台。

鹿港到了清朝中期,因溪水帶來大量泥沙,經年累月淤積於海口,到了道光30年(1850),鹿港被泥沙埋塞,船隻無法進出,逐漸被淡水取代。鹿港過往因商業的發展而繁榮,因港口淤積和日治時期縱貫鐵路行駛山線,讓鹿港經濟發展停滯,由於發展歷史甚早,鎮內留有不少古蹟,瑤林街、埔頭街、後車巷等清代街道,以及日治後期市街改正的中山路,假日總是吸引大批觀光人潮。

鹿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在非假日時漫步鹿港小鎮,穿梭巷弄歷史之間,靜謐之美無處不在。鹿港文史工作者陳仕賢著有《龍山聽唄鹿港龍山寺》、《鹿港歷史散步》、《鹿港龍山寺彩繪圖集》、《人物鹿港》、《鹿港不見天街傳寄》﹍,對鹿港人文歷史有興趣者可購買參閱。

關聯閱讀


全文3485字、125張照片。
拍攝日期:108.01.01、108.01.05、110.02.08、110.04.24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4.李乾朗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