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樹仔腳聖若瑟堂:雲林縣第一家天主教堂

雲林縣莿桐鄉饒平村舊名樹仔腳,當地鄰近濁水溪,堤岸邊種植防風林,因而得名。樹仔腳聖若瑟堂,於清光緒16年(1890)5月3日,由道明會士高熙能神父(Rev. Francisco Giner, O.P.)開教是雲林縣內第一家天主教堂。


壹、樹仔腳聖若瑟堂歷史沿革

明天啟6年(1626年)天主教信仰隨著向東方航行的西班牙艦隊來到台灣。明崇禎14年(1641),荷蘭軍隊進攻淡水,將道明會神父強制驅逐到印尼,致使天主教日後在台灣島上的傳教活動停止達218年,直到清咸豊9年(1859)5月18日,道明會士郭德剛神父(Rev. Fernando Sainz, OP)和洪保祿神父(Rev. Angel Borfurull, OP)抵達高雄,開始傳教工作,並於清同治2年(1863)5月24日在高雄前金建立了當時唯一的天主教堂 - 玫瑰聖母堂。

清光緒6年(1880)前,在台灣中部只有兩處天主教堂:彰化埔心羅厝天主堂(清同治11年/1872)、嘉義大林沙崙聖加大利納堂(光緒2年/1876/已拆除)。 樹仔腳堂區之得以成立,緣於羅厝庄與沙崙仔二地之傳教士,每月互相拜訪所締成的。

樹仔腳位於斗六東北方接近濁水溪邊,由斗六往羅厝路程,中間必須經過濁水溪,水高時須借竹筏涉渡,涉渡次數多了,漸漸跟搖渡船的船夫熟了而成為朋友;因而,教士們在那地方租賃了一間竹屋做為道理廳,在後又買地蓋聖堂,樹仔腳的教會究竟何時開始傳教已經不能確定,可以斷定的是最遲絕不在光緒16年(1890年)以後。

日治明治34年(1901年),洪羅烈神父(Angel Rodriguez)管理樹仔腳教會,因原來靠濁水溪旁的佈道所,常有水患,遂在饒平厝買了一大塊地(現天主堂所在地),先建造一座土确牆稻草屋頂的聖堂,後改成木造聖堂。日治大正2年(1913年),教徒日多,改建新的木造聖堂。昭和5年(1930年),德增輝(Vincent Prada)接掌樹仔腳本堂神父,四年後,他恐木造教堂被白蟻蛀壞,因而重建一座水泥磚造天主堂。

註:格主Otto入內詢問是否可參觀拍照,經同意後拍攝紀錄。另,格主非教友,文章內若有錯誤之處,尚祈指正,謝謝。

貳、樹仔腳聖若瑟堂建築及裝飾藝術  

一、八角形聖堂

民國46年,高樹人神父重建聖堂,為水泥和磚塊為建材的八角形建築。

屋檐上的脊獸、十字架瓦當。

禮儀空間為漢傳統建築造型,兩側還有楹聯柱,上聯「善人在世享平安」、下聯「天主在天受光榮」。

祭台後方牆壁上十字架上書「INRI」。耶穌,拿撒勒人,猶太人的君王(拉丁語:IESVS NAZARENVS REX IVDAEORVM),是《約翰福音》第19章第19節中的一個短語,常縮寫為INRI。

祭台、讀經台。

在《新約聖經》之中,祭台是一張神聖的桌子,基督徒得以圍繞這張桌子舉行聖餐禮。所謂的聖餐禮就是紀念耶穌當年赴死之前的最後晚餐。這張桌子為中國傳統家具 - 平頭案。

祭台上聖體龕旁有革魯賓天使守護。按中古代的天使論,天使的等級(Celestical Hierarchy)分三階九品(Nine Choirs)。革魯賓(Cherubin)普智天使,是聖經中所記載陪伴天主顯現,或在天主四周護衛的天使,屬上級三品。

讀經台面心板鑿花主題有「最後的晚餐」、及葡萄。根據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11章第23至26節所作的描述,在最後的晚餐的過程中,提到吃麵包和喝葡萄汁是紀念耶穌,形容這是「體制的聖體」。桌腳雕飾螭虎吞腳,螭虎是一種想像的吉祥圖像,也有一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傳說祂很貪吃,連自己都吃掉,只剩一隻腳。螭虎吞腳常見於廟宇或傢俱,裝飾於支撐東西的地方。

讀經台的中國神獸 - 麒麟。

祭台龍爿為大聖若瑟聖像。聖若瑟是一位在聖經中極少提到的人物,卻是教會中有名的主保,如善終主保、勞工主 保、父親主保、且是很多地方的主保。聖若瑟在聖經中被稱為義人,因為他相信並願意履行天主旨意的人。他為家庭付出一切,帶著瑪利亞和嬰孩耶穌逃往埃及,是一位盡責的好父親。他是一名木匠,每日勤勞工作,以雙手賺取生活所需,是一位謙遜樸實的勞工。他是最有福的,因為他臨終時有天主子耶穌及聖母瑪利亞在身旁。聖經上沒有記載他因為是天主子的養父而自誇,也沒有因此而與族人爭辯。他所作的,就是盡好本份,履行天主所託付的事。

祭台虎爿為聖母聖像。聖像安置在神龕內,神龕仿製中式木構建築之結構,猶如一棟縮小的中式亭台建築,神龕上製十字架。

主禮座椅、椅背雕飾大聖若瑟聖像。

牆上裝飾有「十四苦路」圖像。

座椅上的十字架念珠與佛音缽。佛音缽發出的聲音空靈而深遠,使人心靜而至遠,空靈而感悟,被認為其聲如佛音,用於參佛冥想時使用。樹仔腳聖若瑟堂信友座椅出現佛音缽,不知是何緣由。

聖堂類似穹頂的構造與空間,雖然穹頂的平面並非完美的圓形,而是八角形,但同樣具備完整的宇宙與宗教象徵。

在華語教會,由於文化因素,非常看重與祖先的關係,也將這關係表達在禮儀空間中。 由於我們相信祖先已在基督的愛中與祂一起復活,因此,通常,在擺放祖先牌位之處,都有基督復活的標記。

二、露德聖母洞

樹仔腳聖若瑟堂八角聖堂左前方,模仿法國露德聖母朝聖地而建的山洞。露德地方原在法國南部,因聖母瑪利亞曾在該地顯現十八次而馳名。

伯爾納德.蘇比魯(奧克語:Bernadeta Sobirós,1844年1月7日-1879年4月16日,享年35歲)法國盧爾德一個磨坊工的女兒,以經歷了「聖母顯現」而知名。據說1858年2月11日至7月16日間,聖母瑪利亞向她顯現,要她在附近的岩洞建一所教堂,此次顯現被稱為露德聖母。1933年12月8日,教皇庇護十一世宣布蘇比魯為天主教會的聖人。

聖母塑像,身束青巾,身穿白衣,手持一串玫瑰念珠,造型由來為露德聖母顯現時的樣子,念珠的造型是象徵我們唸的每一段經都像獻給聖母的玫瑰花一樣。註:現場沒看到玫瑰念珠

三、聖若瑟亭

民國87年建造類哥德式聖若瑟亭。聖若瑟亭前方兩側,類日式石燈籠台基大理石鐫刻「勞工主保」、「大聖若瑟」八個字。

若瑟(希伯來語:יוֹסֵף‬‎,Yosef;希臘語:Ἰωσήφ)是《新約聖經》記載中耶穌的養父,聖母瑪利亞的丈夫,為大衛家族後裔。又稱為納匝勒的聖若瑟、勞工的聖若瑟、大聖若瑟等,新教譯作約瑟,天主教譯為若瑟。

聖若瑟被天主教會傳統敬奉為聖人,可是在19世紀末才確立其瞻禮日,對其瞻禮日是為每年的3月19日。聖若瑟在世時是一名木匠,因而有勞動者的象徵,所以教宗庇護十二世在1955年定每年5月1日為聖若瑟勞工主保瞻禮,也成為勞工者、工會組織等相關的主保聖人;這突出了聖若瑟在天主教以及基督宗教上是勞工的模範。

主保的意思是榜樣、模範、效法與學習的對象,每一名教友領洗都會選擇一名聖人當主保,每一座教堂也會以一名聖人當主保,以其為效法的榜樣,宣傳福音,祈求賜福平安。樹仔腳聖若瑟堂的主保為大聖若瑟。

哥德式建築(法語Architecture gothique,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Ogive)、肋狀拱頂(Rib vault)與飛扶壁。但聖若瑟亭有著哥德式、漢傳統建築語彙,還參雜著古希臘、日式風格,看得眼花撩亂。

乍看下,有著尖塔、飛扶壁的感覺。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是一種起支撐作用的建築結構部件,凌空跨越下層附屬空間(如走道、小祈禱室等),連接到頂部高牆上肋架券的起腳部位,用於平衡肋架拱頂對牆面的側向推力。由於飛扶壁通常以半個拱券的形式出現,所以又稱飛券。

「火焰式」、「垂直式」、花邊裝飾。

像似尖形拱門(Ogive)的哥德式建築元素。

兩側牆堵下半部,也有像似尖形拱門(Ogive)的哥德式建築元素。

古希臘毛莨葉(Acanthus)柱頭。

漢傳統建築的斗草栱、吊筒。尖塔內也有漢傳統建築的吊筒。

階梯前的日式石燈籠,石燈籠上豎著十字架。

扶手欄杆柱上有漢傳統建築裝飾「博古圖」。

聖若瑟亭內一樣有著多元風格的建築語彙。

聖若瑟亭內聖若瑟抱子態像,是台北總教區榮修總主教狄剛奉獻,為了籌設樹仔腳聖若瑟堂成為「大聖若瑟朝聖地」,特地從羅馬奉請來台

哥德式尖塔、漢傳統建築斗栱、托木(雀替)及吊筒、古希臘柱式毛莨葉(Acanthus)。

古希臘柱式毛莨葉(Acanthus)、哥德式尖形拱門(Ogive)。

不同於基督教,天主教敬奉偶像但不認為那些像為偶像,認為所行的敬禮是表示「尊敬之意」,且,天主教有遵照中國傳統禮俗舉行祭祖典禮。註:聖若瑟抱子態像前的香爐,這個格主就不知有何緣由了。

四、十四處苦路花園

民國79年,樹仔腳聖若瑟堂100週年堂慶,由熱心教友籌劃完成「十四處苦路花園」。

耶路撒冷苦路十四處,是追思與朝聖之路,是耶穌背上十字架,前往刑場遊街示眾的路途 。苦路(拉丁語Via Crucis)也稱之為「拜苦路」或「聖路善工」,主要進行於四旬期間。17世紀時方濟會士聖良納(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開始宣揚拜苦路的敬禮,最後在1731年,教宗克勉十二世(Clement XII)確定14處地方為苦路地方和敬禮儀式,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重編拜苦路內容,重編內容包括了紀念主的復活。首先是耶穌被鞭打的地方,然後他背負十字架遊街三次跌倒之處,各地均有圓形紀念標記。沿途曲曲折折,上階梯經過商場,道路多係小巷無法通行汽車,最後到一個山坡,是當年刑場,公元四世紀開始建造聖墓教堂,是教友場朝聖的主要場所之一。

第一處:耶穌無罪被判死罪。現為耶路撒冷奧瑪莉亞中學(Omariya)附近,經常每星期五的下午,聖方濟會的信徒,會集合在奧瑪莉亞中學的廣場,作紀念十字架之路的禮拜,並沿耶穌的聖跡,逐處再走一趟。

第二處:耶穌接受了十字重架。現為耶路撒冷判刑及鞭打禮拜堂,這兩座聖方濟會禮拜堂,部分座落在據說是昔日耶穌被判死刑的普華石路上。

第三處:耶穌第一次跌倒。現為耶路撒冷愛華路(Ei-I-Wad)轉角有一波蘭禮拜堂,在禮拜堂大門的門楣上,有達多蕭梭萁(Thaddeus Zielinsky)的藝術雕刻品,描述耶穌在十字架下跌倒。

 第四處:耶穌遇見他的母親瑪莉亞。耶穌遇見母親,圓形標記在街面牆上。

第五處:西滿被迫幫助耶穌背十字架。圓形標記是在聖方濟教會教禮拜堂,在到各各他的斜路上。

第六處:一婦女為耶穌擦拭臉面,聖榮印在巾上。現建了一個耶穌小修女院禮拜堂,聖韋洛尼加(Saint Veronica)的故居已修建好,以紀念她的義行。

第七處:耶穌第二次跌倒。圓形標記是在聖方濟教會教禮拜堂門上,根據傳統耶穌的處決判文是貼在這裡,故被稱為「審判的大門」。

第八處:耶穌安慰耶路薩冷的婦孺。標記是在希臘修道院牆壁上。

第九處:耶穌第三次跌倒 。遠處是聖墓大殿的圓屋頂及半圓形的後殿。

第十處:耶穌的衣服被剝掉 。耶穌被剝去外衣的地方,沿著樓梯上去,可到達耶穌被剝去外衣禮拜堂。

第十一處:耶穌被釘十字架上。在聖墓大殿內,1938年用馬賽克的拉丁主壇標記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

 第十二處:耶穌死於十字架上。

 第十三處:耶穌被卸於聖母瑪利亞的懷中。

第十四處:耶穌被埋葬。

五、大聖若瑟朝聖地

154縣道上牌樓。牌樓上書「天主公教會」。

天主教(或天主教會)的英文正式全名是Catholic Church,英文名詞之意譯是「公教會」,把Catholic翻譯作中文的「公」是取自「天下為公」的「公」字,因為天主教徒認為天主教會是「向全世界開放的」教會。他們選擇「公教會」這名字,是因他們認為教會是開放給全部的人,而非僅為特定的種族或階級。

「天主」一詞最早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裡,明神宗萬曆年間,耶穌會士羅明堅(M. Ruggieri, 1543-1607)和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神父等傳教士傳入中國時,曾與當時的信徒禮部尚書徐光啟詳細討論之後,一方面為了與中國傳統宗教所信奉的神作區別,另一方面根據中國古代經典和儒家「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的說法,而稱自己所信仰的獨一無二的至上神為「天主」,取其意為「天地真主,主神、主人、亦主萬物」。也因此他們在明代便將自己所信奉的公教會(Catholic Church),正式譯成中文「天主教」,或「天主教會」。

中西文化融合的屋頂。

在台灣有很多聖母瑪利亞朝聖地,但是聖若瑟朝聖地卻少見,樹仔腳聖若瑟堂127年來培育出4位神父、15位修女,及14位男女傳道師的奉獻,於民國106年獲「大聖若瑟朝聖地」殊榮,為嘉義教區第一座「大聖若瑟朝聖地」。

在天主教法典有關朝聖地的相關規定:
1.朝聖地是經教區教長批准的教堂或聖所,以便信徒為特殊虔誠湧往朝聖。
2.國家朝聖地應由主教團批准,國際朝聖地,應由聖座批准。
3.在朝聖地為信徒提供豐富的得救方法,即勤謹宣報天主聖言,適當培養禮儀生活,特別推崇感恩祭和懺悔禮,以及民間正當的敬禮方式。

全文4745字、60張照片。
拍攝日期: 2020/03/07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