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台中火車站(第二代台中驛) :樣式建築 AD1917

清光緒13年(1887),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成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計畫鋪設基隆到台南鐵路。隔年,路基探勘南至葫蘆墩一帶,由於經費問題,至光緒19年(1893)止,僅鋪設基隆至新竹鐵路,為今縱貫線北段之前身。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在明治32年(1899)成立鐵道部,鋪設基隆到高雄鐵道,北部與南部分頭進行,在台中站交會,明治41年(1908)縱貫線全線完工通車。

第一代的台中火車站興建於明治38年(1905),為木構造建築,稱為「台中停車場」,首任驛長為塚澤力太郎。明治41年興建火車頭的機關庫,明治42年陸續完成事務室、鐵製跨線鐵橋及第一貨物倉庫的興建。

大正5年(1916)因市區的發展及車站的空間不敷使用,台中火車站進行改建,大正6年(1917)完成了台中火車站第二代車站,稱為「台中驛」,站體面積132坪,月台雨棚122坪。現在的台中後火車站在日治時期為「帝國製糖株式會社」由台中製糖所出發至南投,在1918年全線通車的中南線鐵道的「台中花園站」。

後期文藝復興式(Late Renaissance),日本稱為近世復興式,流行於18及19世紀,也有學者稱為矯飾式樣(Mannerisn style)。作品嚴謹的運用古典的細節與比例,重視形式,日本學者稱「樣式建築」。台中火車站為自由古典風格(Free classic)建築,為「樣式建築」最常見的做法,自由古典風格在日本稱為「辰野風格」。

第二代台中火車站的設計者,一說為曾設計過台北州廳(今監察院)、台中州廳與台南州廳(今台灣文學館)的森山松之助;一說為基隆火車站、新竹車站的設計者松崎萬長(1858-1921)。松崎萬長為日本唯一擁有爵位之建築家,是日本第一代建築家中德國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將古典樣式的架構融合了部分新巴洛克風格,並結合德國中世紀歌德式建築。

由於車站客運量增加,原有的車站空間又不敷使用,光復後於民國38年進行車站的擴建,將右翼的候車室向外擴增,其後又於左翼增建收件室、剪票室、行李房、辦公室。

台中驛屋頂為西式木造屋架,陡峭之四坡頂,並覆以銅板瓦,建築正中央設置有鐘塔。高聳的鐘塔配合前後左右突出的山牆,再與雙向急斜的屋頂嵌合。鐘塔為木頭所構成,外觀貼一層銅板。

正面及背面的山牆前後互相對稱,開一面大拱窗,大拱窗是以正方形格子分割窗戶的開口,山牆中心以繁複的裝飾包圍一只圓環。山牆兩側以對稱角柱強調中央山牆凸出的部分。角柱柱頂有勳章飾,下方彩帶裝飾有台灣本土盛產的香蕉、鳳梨、蓮霧。

牆面上部為拱型窗,開口上緣置拱心石,牆面以紅色小口無釉面磚及洗石子裝修。無釉面磚應為日本進口材料,色澤與尺寸與東京火車站(1912)之面磚類似,東京火車站之面磚乃由當時日本相當有名的「品川白煉瓦製」廠所提供。

門廊為木構造的形式,上面覆蓋了銅板屋面。木造柱列有柱頭、柱身、柱基之分,轉角及主要入口處,置以雙柱及格狀柵欄,是目前台灣火車站僅存的華麗木構造裝飾物。

主入口兩側置以古典風格的內凹半圓形壁龕,頂端及下緣為貝殼狀的裝飾物。

入口大廳右側為三等候車室,左側為一二等候車室,大庭與月台間為售票間。台中驛室內拱券為鋼筋混凝土造,特殊的植物及異國風情的裝飾,而有「異風柱式」之稱。

第一月臺、第二月臺為側式月臺,月臺鐵架雨庇有「雙斜撐鋼構樑架」及「拱型鋼構樑架」等造型。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提及月台遮棚為自英國進口之鑄鐵樑架所構成,在台灣鐵路所有月台中,年代最古老,製作也最精緻。

民國84年4月22日內政部公告台中火車站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其範圍包括台中火車站舊廈本體、前門廊及第一月台。110年8月將第二月台、第一代停車場事務室登錄進國定古蹟範圍。

民國98年9月起由鐵工局規劃的台中鐵路高架捷運化工程動工,隨後於民國101年在第二代車站東北側進行高架站房新建工程。民國105年10月16日,運輸功能正式被第三代新台中車站取代。

第三代新台中車站由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的建築師張樞設計,設計理念係利用水平輕巧金屬拱對應舊站垂直穩重紅磚牆,以「薄殼不捨紅磚、創新不離懷舊」之概念,將原台中車站的建築美學元素轉化至新站的建築細節中,使新舊站縫合為一體,營造高架新站與老火車站的對話,呈現出懷舊與創新共存共榮的意象。

全文1775字、23張照片。
拍攝日期:112.08.27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5.中興大學碩論,朱書漢「運轉臺中:臺中火車站與周邊設施之發展(1903-2017)」
7.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