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樓】台中一德洋樓林懋陽故居

台中市北屯區舊稱三十張犁,早期為平埔巴宰族岸裡社所屬荒埔地。康熙54年(1715),岸裡社土官阿莫請墾。雍正年間,由六館業戶鑿圳開墾,開墾時每張犁以五甲地計算,開拓初期所墾成土地之面積有150甲,由六館業戶之秦登鑑分配所得份額三十張,此即地名之由來。日治大正9年(1920),三十張犁以其地處大墩街之北改名為北屯。

北屯區北屯里林懋陽故居,為地方士紳林振芳之孫與富豪之女結縭,於日治大正13年-昭和3年(1924-1928 )興建之宅第,為日治時期磚造洋樓的典型、富商豪宅代表之一。

大夫第與摘星山莊、筱雲山莊並稱葫蘆墩地區三大宅第,大夫第主人林振芳從雜貨起家到納捐入仕,從捐貢中書科中科、同知銜,一路至捒東堡上堡總理,成為仕紳領袖,一生充滿傳奇故事。清光绪10年(1884),大夫第主人林振芳之孫林懋陽出生,後來,他迎娶出身賴氏心田五美的後代,懷德堂長榮公的長女賴端為妻,興建該私人宅第。



林懋陽故居落成25年後,於民國39年轉賣隨國民政府撤退至台灣的青島糧秣廠安置人員,八二三砲戰發生後,始有前青島糧秣廠成員以外部隊之家屬陸續遷入,當時該聚落隸屬聯勤單位管理。

1960年代,原建物前方水塘與其周遭被改建作「一心新村」眷村,後來該眷村改由國防部軍備局統一管理,再轉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負責管理。民國97 - 99年,管理單位將社區封閉並貼上公告進行搬遷拆除作業,社區內除林懋陽故居主建物外之眷村建築幾乎被拆除一空。

97年,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將林懋陽故居周遭以「一德洋樓」名稱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100年當地被更名為「林懋陽故居」。102年啟動歷史建築修復工程並規劃將其委外經營,106年6月修復完成後正式對外開放。

一、合院區

林懋陽故居的合院區,建築平面呈對稱,有東北翼、西南翼。

建築外側的拱廊,流行於19世紀殖民樣式洋樓之迴廊,仍英國勢力東漸後,將維多利亞時代的紅磚鄉村建築與印度熱帶建築拱廊結合。

東北翼拱廊。

在迴廊之側,以數個半圓拱構成連續拱圈。

拱基、拱心石。

對柱(coupled column)也稱孿生柱(twinned column),柱形狀有圓形或八角形,柱盤、柱頭和基座合併連在一起,雙柱上接連續半圓拱,創造出結構併聯形式的造型。柱身無凹槽,柱基也採托高的形式,而未有多餘的雕飾,屬托次坎柱式(Tuscan Order)。

柱式(Order)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築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則。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徑為一個單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則,計算出包括柱座、柱身和柱頭的整個柱子的尺寸,更進一步計算出包括基座和山花的建築各部分尺寸。 15世紀以來,建築學研究者發現了包括古希臘的三個柱式和古羅馬的五個柱式。最早的柱式來源於古希臘,之後為古羅馬所使用和修改。

西南翼尾間秀面,帶點「辰野式風格」

辰野金吾(たつの きんご Tatsuno Kingo,1854-1919),日本建築師,畢業於工部大學校(今東京大學工學院)造家學科,為英國建築師喬賽亞.康德(Josiah Conder)的學生,曾留學英國,返日投身建築學術界和實務界,為日本第一代建築師,對於日本近代的建築教育、建築設計有深厚影響。著名作品有日本銀行京都支店、奈良飯店、東京車站、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等。其建築設計中常見紅磚與灰白色系飾帶相間做法,及像王冠一樣的塔樓與圓頂設計,被稱為「辰野風格」或「辰野式」,因他的學生來台發展者相當多,對於台灣日治時期建築影響至深。

西南翼後方木造和室。

二、洋樓區

隨著家庭人口的增加,於日治昭和4年(1929),在西南翼前方增建了洋樓,作為接待賓客之用,現為「布朗尼甜點」營業空間。一德新村在拆遷後,3000坪空地也做綠美化,是都會區難得的大型綠地。


三、OT(Operate-Transfer)

106年6月修復完成,由禧院投資公司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OT方式取得經營權對外開放,承包OT的禧院投資有限公司王先生從事烘焙業起家,對於文化建築有相當的熱誠。

禧院投資有限公司當時承包OT,五年一約,每年都要給市府一百多萬權利金,而市府當時估計一德洋樓工程費只需要580萬,業者接手之際,古蹟荒煙蔓草,整地、種植一草一木,比市府當時預估的580萬增加了將近6倍的金額修繕打造,終於將這個古蹟建築變成文化園區。

主要建物內部空間規劃為一德藝文茶館、禧院囍餅、布朗尼甜點和羅布森冊惦,將歷史建築變身成為新藝文兼餐飲空間。

108年5月,五年一簽的經營合約,才進行到第二年,虧損累積已經超過八百萬,爆發積欠員工4個月薪資。對於積欠員工薪資,業者王先生:「民眾來就是想感受歷史氛圍跟文化脈絡,民眾並不是預期性,我要來消費的,假設園區入園人次一萬人,他實際上真正的消費人次只有一千人。」

禧院囍餅


一德藝文茶館


羅布森冊惦


全文1881字、37張照片。
拍攝日期:2020/02/02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4.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2018
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