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台中張家祖廟 - 馬堂張氏發祥堂

張家祖廟是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的「馬堂張氏」後裔所建的祠堂,是奉祀元末明初因戰亂避禍而入閩的第一世祖張文通公為主的宗祠。張文通初入福建汀州府,而後子孫逐漸分佈福建漳州府南靖縣、平和縣境內,堂號為「馬堂」。

張氏13世祖亨公於嘉慶年間渡海來台,蓽路藍縷,墾殖於彰化縣牛埔仔。 後世陸續有人遷入台中七張犛、橫山、豐原。張家祖廟於日治明治37年(1904)興建,二戰以後,歷經幾次大修。張家祖廟是漢人開墾大肚山之重要的集結活動場所,光復之前曾被當地人稱為「紅瓦厝仔」,成為當時大肚山的重要地標之一,對於中部開發具有地方紀念性。

一、門廳

張家祖廟坐西朝東,是一座兩進兩廊四護龍的四合院建築,屋頂全為硬山形式,兩廳及內外護龍的院門屋頂都有彎曲起翹的燕尾脊。

門廳屋脊脊肚內裝飾八仙交趾陶。

門廳三川脊計有四道垂脊,排頭處立有人物交趾陶。明間規帶排頭文官手捧冠帽及鹿,寓意「加冠晉祿」。

圭角處,蝙蝠背上馱有水果盤,有佛手、壽桃、石榴。佛手,發財就手,即財運亨通,諧音福壽之意。壽桃,長壽祝福。石榴,榴開百子,多子多福。

人字規壁烟板下泥塑蝙蝠。

龍爿燦景戲文出自《三國演義》第54回 ‧ 甘露寺;虎爿燦景戲文出自《楊家將演義》第35回 ‧ 轅門斬子

《三國演義》第54回 ‧ 甘露寺
周瑜獻計於東吳孫權,假嫁妹為由計誘劉備為人質,欲追還荊州,孔明順水推舟將計就計,不僅助劉備化險為夷,並取得嬌妻,亦留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之笑談。

《楊家將演義》第35回 ‧ 轅門斬子
轅門斬子又稱白虎堂。楊宗保為破天門陣,特意到穆柯寨取降龍木,但為寨主之女穆桂英所擒。後來,穆桂英主動提親,兩人因此結為夫婦,楊宗保陣前招親違法軍紀,穆桂英為救夫婿楊宗保與楊家家族對峙後圓滿收場。

門楣上懸掛「張家祖廟」匾額,門楣有潘岳雄司彩繪。

潘岳雄,日治昭和18年(1943)生於台南。祖父潘春源及父親潘麗水皆為府城之名畫司。
潘岳雄為潘麗水之長子,民國65年出師獨立承攬畫師業務後,其父仍從旁指點或協助局部的潤飾,民國66年法華寺門神即是潘岳雄在父親指導下,獨立完成的處女作。潘岳雄早期作品多以父子合作為主。作品主要以台南、高雄及屏東為主,嘉義以北較少。民國90年獲得第十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民俗工藝獎項。

中門旁螭虎團爐窗。

正路棟架。外寮通屐淺浮雕「萬字不斷」紋樣,吊筒出龍頭栱。

次間為紅磚斗仔砌牆體,紅磚牆上開八卦三櫺竹節窗。窗外框以磚雕構成,兩邊圖案及雕法明顯有差異。

對看堵。

花王牡丹、禽首鳳凰、獸王麒麟,構成「三王圖」太平盛世好兆頭,有光明美好、吉祥和瑞寓意。

步口廊柱珠,角柱底下「螭虎吞腳」柱墩。

門廳內。

兩側牆壁開有「貓硿」,供貓狗出入。

中脊桁彩繪「雙鳳朝日」,三支樑籤安置於桁木上。喜捐緣金者,管理人製作樑籤安置於樑上,永茲紀念。樑籤為一木製板,長約五尺至十尺,下端方整,上端略呈弧線,有如籤首。

二、牆廊

穿鬪式棟架。

三、正廳

脊肚「渭水聘賢」交趾陶。渭水聘賢是西伯侯姬昌訪覓姜太公的故事。

傳說文王原本是派兒子姬發前去禮請將太公,姬發來到渭水邊,只見姜太公手拿魚竿,口中唸唸有詞:「釣釣釣,釣釣釣,大魚不到小魚到,來個蝦米瞎胡鬧。」姬發知道言中有意,回去稟告父王,文王一聽,馬上乘轎親自去聘請姜太公出山輔佐周室。

姜太公見文王果真親自出馬,心中倒也高興,就笑著說:「大王若真有誠意,就請扶我上轎,並親自拉我進京。」文王愛才如命,一口答應,小心翼翼的扶太公上轎,親自拉了起來。

可憐的文王一向高高在上,何時這樣累過,沒多久就汗流浹背,一屁股坐在地上。姜太公說:「再拉我一程吧!」文王爬了起來,拼命拉了幾步,喘著氣說:「我真的不行了!」

這時姜太公伸出手指一算:「你一共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保你周室江山八百零八年!」文王一聽,趕緊再拉,姜太公說:「來不及了,說破就不靈了!」文王雖然也覺得可惜,也只能徒嘆奈何!

菊花、黃雀圖案組合,寓意舉家歡樂

黃雀,亦叫蘆花黃雀。鳴聲清脆,可飼養做觀賞鳥。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它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豔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人們喜愛它的清秀神韻,更讚美它的淩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菊與舉諧音,黃與歡諧音,舉家歡樂亦叫全家福,寓意家庭和美幸福。

門楣「百壽圖」彩繪為潘岳雄司作品,門楣上「發祥堂」匾額。

「荷塘情趣」、「竹內春曉」彩繪。

門楣下有插角較少間。

左右兩側格扇。

龍爿頂板鑿花,貓戲牡丹寓意「招財納福」

虎爿頂板鑿花,芭蕉與兔子的組合,兔子繁殖容易,一胎多子,所以被寓意為「多子」的象徵,與具有葉大特徵的芭蕉,構圖有家大業大」的隱喻

裙板彩繪, 松與鶴,寓意「松鶴延年」。鹿與祿諧音所以合起來寓意「得祿平安

正路棟架。

正廳內禁止參訪者進入。

燈樑。

明治乙巳年派下裔孫獻匾「報本追遠」。註:乙巳年為日治明治38年(1905)。

張家祖廟現為不同派別的張氏族裔所共有,雖然祭祀的始祖相同,但是並不採全族後裔整體的祭祀儀式,而分成多個「祭祀陣會」,由不同族派的管理人領導,輪流主祭,族裔各參自己所屬的祭儀。這種「一祠多用」的祭祀陣會,是張家祖廟首創,和台灣一般宗祠大不相同,形成獨特的宗祠文化。

四、過水門

門廳與護龍間有過水門方便出入。

放水。

過水門內天井。

耳房通往正廳的員光門。

五、護龍

內護龍,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木行規壁。

內護龍規帶排頭漢鍾離、李鐵拐剪粘。關於八仙,有詩「鍾離點石把扇搖,果老騎驢走趙橋。采和手執陰陽板,國舅瑤池品玉簫。洞賓背劍清風客,拐李先生得道高。仙姑敬奉長生酒,湘子花籃獻壽桃。」

門廳、過水門、左內護龍、左外護龍(內有住戶)。

左外護龍院門,屋脊脊肚及燦景有漂亮的彩瓷面磚。俗稱花磚的彩瓷面磚最早應是發源於歐洲國家,在英國稱為維多利亞瓷磚,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大量仿製並外銷,於日治時期引入台灣,台灣花磚興盛期約落在公元1915-1935 年這短短二十年間。

右護龍廂房內展示先民昔時日常生活用品。

六、化胎

宅前挖掘大池,宅後倚靠小丘,這種作法客家稱為花胎(化胎)。正堂後方以卵石壘成像圈背扶手的擋土牆,是客家地區常用的手法。

右外護龍尾間為傳統茅草屋頂,近年已不多見,冬暖夏涼,是建築特色之一。

七、外埕

右外護龍院牆前立有重修碑記。

半月池。

敬字亭。

後記:洪華派下廖再順 (師承葉進益) ,曾在張家祖廟施作剪黏交趾陶。

全文2613字、81張照片。
拍攝日期:2019.03.02、2020.01.23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3.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2018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