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吳鸞旂墓園:清治時期台灣(台中)建府總理

吳鸞旂先生字泮水,為清光緒年間的監生,亦是當時東大墩的首富,人稱「吳部爺」。曾參與興築台灣(台中)建府工作。

清光緒15年(1889),劉銘傳命知縣黃承乙設計監造台灣府城,霧峰林家林朝棟指派役兵修築城垣;吳鸞旂為建府的總理,負責籌款計劃建築。當時規劃八門四樓,分別通往當時的大戶人家,包括霧峰林家、太平吳家、林家等。建城兩三年下來已有了初步規模,惜兩年後因劉銘傳內調,繼任之邵友濂以經費過於龐大難籌,遂終止築城,並將省會移至台北,台灣建府工作遂功虧一簣。

吳家第一代吳德昌公隨鄭成功渡台,督辦軍糧,聚居台南。至吳景春時才遷至台中,娶霧峰林甲寅之女、林定邦之妹林純仁(為林文察的姑姑)。

吳景春為林文察十八大老之一,終年在外征戰,吳家的經營皆在林純仁之手,並一肩負起教養吳鸞旂的責任。吳景春夫人林純仁之牌位今供奉於彰化八卦山下節孝祠

吳鸞旂富甲一方,除了大智路上的豪華公館外(吳氏公館現址為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於民國74年拆毀,原公館正門之更樓則遷移至台中公園內保存),在台中後火車站附近尚建有一座名為「天外天」的戲院,戰後曾一度為「國際戲院」。

吳鸞旂墓園亦稱吳家花園。大正10年(1921),吳鸞旂過世,其在中國各地經商長子吳東碧返台,遵照其父遺囑建造祖墳、花園。吳家花園佔地十餘甲,四周修築粉牆,園內建有廳堂、噴水池、石橋、亭台樓閣等及種植五百多棵荔枝樹,當年規模不下於霧峰林家。

吳家花園除墓園、拱橋外,花園現已改建他用,現為東方大鎮社區。

吳鸞旂墓園於民國81年公告為三級古蹟,921大地震時造成墓塚正立面體崩落,民國90年委託曾文吉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規劃設計,於隔年辦理工程發包,由高進營造有限公司得標,翌年6月工程完工,恢復墓園原本舊觀。

募埕種植樟樹及移植的荔枝樹。上了台階後為墓庭。

墓塚前有寬大的洗石子護牆,洗石子護牆排柱林立,如神殿外觀,護牆前豎立大理石「方尖碑」十座。

正中央「方尖碑」最高,為全墓園的中心。碑額題地望:「龍溪」;中題:「吳景春公同嫡配林純仁太夫人、鸞旂公同嫡配許號爾昭夫人之墓」。

吳家各代先祖及元配,吳景春、吳鸞旂、吳東碧、吳東碧其女吳燕生等均葬於此。吳景春在漳州遭太平天國軍襲擊,屍骨下落不明,僅為衣冠塚,而吳景春夫人林純仁與吳鸞旂夫人許爾昭則為骨罈,吳鸞旂本人則是棺木。

*方尖碑(Obelisk),一種有如劍形的紀念碑,下段為正方形,尖端為金字塔形,其源自於古埃及,在神廟之前常立有一對方尖碑。

圖右為吳東碧方尖碑。吳東碧為人豪爽闊綽,人稱「東碧舍」,為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闊少。

日治時期大正初年在北京、上海一帶經商。因嚮應中國革命運動,追隨孫中山先生出錢出力,多次捐款襄助革命。並於戰後賣掉「天外天」戲院,將所得款項拿來修建台北中山北路的「梅屋敷」,即目前的國父史蹟紀念館。

吳東碧於中日戰爭爆發後返台,長居於太平冬瓜山下的別墅花園內,終日悠遊於山水庭園中。民國40年因心藏病去世,享年67歲。

 吳東碧生有一女吳燕生,另一子吳京生為妹妹吳東珠過房,吳燕生才華洋溢,在文壇享有盛名,為日治時期台灣著名的女詩人。一代才女,然紅顏薄命、所嫁非人,婚姻並不美滿,晚年隱居於別墅內,民國64年去世。 

文藝復興建築風格洗石子護牆。

文藝復興(Renaissance)始於十五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斯(Florence),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特色
1.反對哥德式建築風格並回復古典風格,像是尖塔、尖拱、肋拱、飛扶壁等結構在文藝復興建築上是不被允許的,取而代之是圓形穹頂、半圓形的圓拱、水平的橫樑等。
2.講求比例、規律性、與對稱性。
3.圓形穹頂的運用。
4.嚴謹的柱式(order)系統

護牆中央浮塑有草葉花環飾紋,花環內塑「吳」字為標記。

古希臘的建築從公元前7世紀末,除屋架之外,均採用石材建造。神廟是古希臘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築,其典型型制是圍廊式。由於石材的力學特性是抗壓不抗拉,造成其結構特點是密柱短跨,柱子、額枋和檐部的藝術處理基本上決定了神廟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臘建築藝術的種種改進,也都集中在這些構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組合上。公元前6世紀,這些形式已經相當穩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後古羅馬人所稱的「柱式」order

複合式柱式又稱羅馬複合式柱式(Roman Composite Order),將愛奧尼克柱式(Ionic Order)柱頭上的渦捲加入科林斯(Corinthian Order)芼莨葉柱頭上。

護牆尾端立柱上有石製仿燈。

黃眼石獅立於花叢間。

墓手立面為大理石壁,墓手轉角處做圓弧狀設計。

廖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為著名泥水匠師,日治大正元年(1912)北港朝天宮大修時任土水匠師,他擅長砌磚,也精於泥塑技術。其作品有豐原慈濟宮工程 、豐原市街改正的街屋立面、還有霧峰林家以及太平吳鸞旂墓園..等。

天外天劇場動畫 吳鸞旂家族提供

日治時期台中有四家電影院,分別為1902年由日本人所蓋的「台中座」,只有日本人才能進去;1919年由台灣人投資興建,一般民眾能進去的「樂舞台」,及由台中仕紳吳鸞旂所興建,由其子吳子瑜出資擴建的「天外天劇場」。第四家電影院為1931年由台中市役所投資設立的「娛樂館」的電影院。

全文2153字、15張照片。
拍攝日期:2019/12/12
拍攝者:Otto Wang
7.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18四版十一刷
8.傅朝卿《西洋建築發展史話》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4 二刷
9.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