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磺溪書院:台灣磚工最考究的建築


清代台灣府及轄下各縣分別設有府儒學、縣儒學,作為教育機關。官學、社學之外還有義學及書院,台灣首創書院為施琅在府城創辦的西定坊書院。在清朝治台212年期間(1684-1895)共興建了約62所書院(現存16所)。

光緒13年(1887),大肚當地仕紳趙順芳熱心倡導文風,有感於當地的文教風氣尚嫌不足有待發揚,決心興建一所兼具書院功能的「文昌寺」,藉此振興學術。在烏日的舉人楊占鰲的協助下以及同鄉蔡燦雲、何榮煥、水里港的張錦上等人的贊助,由他所經營的「錦源棧」商號出資捐地來興建書院,並以「磺溪」作為書院名稱。

文昌寺創立之後,趙順芳因年事已高,於是將擴建書院的擔子交棒給當時正值壯年的兒子趙璧。磺溪書院建材大都採購自中國福建的高級建材,如泉州白石、青斗石、福杉,並禮聘惠安匠師擔任營建工作精心雕琢,課堂教室並設有書桌、桌椅,並附設寢室供遠道學生住宿。工程歷時兩年多,於光緒16年(1890)完工。

日治時期磺溪書院被迫停止教育,戰後又遭逢天災人禍嚴重破壞,民國73年才由台灣著名建築學者漢寶德教授(1934-2014)研究調查,並由政府進行修復。民國74年11月,經內政部列為第三級古蹟,現為台中市定古蹟,以磚工雕琢之精美聞名。

磺溪書院座南朝北,由外往內分別為門廳、正廳(帶軒),兩側並有廂房,正廳與廂房間有過水廊相連接為通道,是面闊七開間、兩進、兩護龍,帶四垂亭的四合院式書院建築,平面設計格局是介於民宅與孔廟之間的綜合體。

壹、磺溪書院建築及裝飾藝術

一、門廳

燕尾翹脊屋頂自中央向左右層層降落,屋頂分為5個段落(五虎下山),有6個燕尾,是台灣建築史中獨一無二的作品。明間脊肚有鳳凰、麒麟、牡丹「三王圖」剪黏,下馬路與含龍框間有虎豹獅象四祥獸剪粘,燕尾脊剪黏鰲魚一對,意味著藉由蛟龍翻動浪濤以鎮壓火災之意。稍間正脊上有一對剪黏忍冬捲草;盡間燕尾脊一對雲龍剪黏。

磺溪書院為七開間,因左、右稍間為獨立屋頂有二條垂脊,故整個七開間有八條垂脊,每一條垂脊都有人物裝飾,人物手捧「冠、鹿」、「香、花、茶、果」。

*一人手捧「冠帽」代表「官」,另一人手捧「鹿形藝品」,代表「祿」,合稱加官進祿門,置在龍邊表示入朝當宰相的「入相」之意。適合求取功名的人通行。

 *「香花」、「燈果」常相伴出現,為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十供養中,民間最常用的其中四種,「香、花、燈、果」,而「香、花、茶、果」亦很常見。

磺溪書院的門廳基地高出地面約50公分,並鑲嵌綠釉花磚。

門前獅為清代青斗石獅,麒麟堵石雕形似「四聘」堯聘舜、湯聘伊尹、文王聘太公、劉備聘孔明的求賢訪聖故事。

門廳前步口廊(凹壽)棟架。

稍間及盡間為「出屐起」,出挑距離短。

屋身一般作法可分為三類:

(一)火庫起:為了防雨、放晒,屋頂通常會超出檐柱或屋身外,火庫起為一種穩固屋頂的方式,「起」意味興建,其出檐(突出於屋身或檐柱外之屋頂)的作法為將牆頭之磚片逐層向外出挑以支撐屋簷。火庫起建法的特徵有二:
1.屋身以紅磚為主要建材,以利防禦及防火
2.屋身多不做檐廊,且常將正面退凹六十五至一百三十公分,退凹部分稱為「凹壽」或「褟壽」。火庫起的建法較經濟合理,但出挑的距離極為有限,故退凹的明間,也有暗示正門的位置。

(二)出廓起:為具有檐廊及檐柱之屋身。
(三)出屐起:在牆身添加斗形及拱,使屋簷向外延伸的方式。

門廳對看牆磚雕,龍爿刻有蓮鶴圖,象徵「連生百子、富貴長壽」,虎爿雕以如意花瓶、石榴青蔥,比喻「平安如意、百子聰明」之意。

稍間牆面開有八卦窗,下有石雕櫃台腳。

盡間秀面頂堵為「萬字不斷」磚雕;身堵為「柿蒂紋」磚雕,四角飾以蝙蝠;裙堵為「龜紋」磚雕。兩翼山牆並向外斜出,讓正面更顯壯觀,類似「八字牆」。

*萬字不到頭,又稱為萬字錦、萬字紋、萬字拐、萬字不斷、萬字曲水等,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吉祥意義的幾何圖案。 萬字不到頭利用多個萬(卐)字聯合而成,是一種四方連續圖案。 其中「萬」字, 寓意吉祥,「不到頭」寓意連綿不斷,因此萬字不到頭的意思為吉祥連綿不斷 、萬壽無疆等含意 。

*柿蒂紋:柿與事同音,取柿蒂形狀,表示事事如意,所有事情皆順利
*龜紋:龜為象徵長壽之祥獸,以龜背之紋,寓延年益壽

由盡間進入書院,左右盡間斗仔砌磚牆上開了一個磚砌的海棠花形式月門。磚與磚之間依照花形輪廓細緻堆疊成彎弧型。

右盡間高懸一頂「肩輿」,轎身書有「連中三元」,一般轎子通常放置地面上,而此轎故意高懸於上則有「高中狀元」之喻。

*連中三元,就是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狀元),均得第一名。

左稍間內側空間,墻側內側立有一方民國79年重修碑記。

稍間、盡間皆為「擱檩式」大木作設計。

門廳為二通三瓜棟架,左右一路(架內)通樑下的四個鰲魚插角,其用意在於祈求避免發生火災。左右二路通樑下則為螭虎插角。

中央「架內」原應是二通三瓜疊斗,但此處為了增大「架前」步口的空間,所以將前點金柱向「架內」縮減了一架,變成大通、二通直接榫卯前金柱上的特殊作法,這叫「移柱法」。移動過後的金柱同時也替代了大通上的前瓜筒和疊斗之功能,有利於「外稟格扇」的排樓面固定在柱身上,此時的金柱也就成了「牌樓格扇」的對柱。

二、軒亭

正廳前的軒亭為八柱歇山屋頂四垂亭,台高60公分,頗近於孔廟大成殿前的露臺,外角4柱為花崗石石柱,內側4柱為木柱,以與大木結構接續,四周圍有欄杆。

*歇山頂又稱九脊頂,即一正脊,四垂脊,四戧脊。戧,不正斜出謂之戧。

屋頂正中央安置葫蘆寶塔一座,具有鎮邪趨惡之意,兩旁各有泥塑鯉魚兩尾,比喻「鯉魚躍龍門」,兩端燕尾脊則裝飾剪黏忍冬捲草。

內埕舖面為瓦質拼花地磚,旁邊以方磚收邊,中央舖有矩形拜石,在台灣傳統建築中相當少見,並被多位專家學者譽為台灣清代建築中最優秀者。

軒亭為歇山屋頂。

正廳為硬山帶燕尾脊屋頂。

吐水又稱散水、 落水口,屋簷做出鯉魚或龍首狀裝飾物,張口以排雨水。

軒亭屋頂飾以鳳凰,梟鳥,象徵「有教無類」,與興建書院以教化學子的用意符合。

*鴟鴞:即梟鳥,大成殿屋頂的垂脊上往往站著一排泥塑的鴟鴞,據說此鳥性情兇猛,當羽翼豐滿後會以母鳥為食,自古以牠為不孝及不祥的鳥類,《詩經》魯頌:「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懷我好音」,意指梟鳥飛過孔子講學之處亦為其怠,所以將其立於脊上,表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磺溪書院雖非孔廟但是介於民宅與孔廟之間的綜合體設計,仍在屋頂垂脊裝飾鴟鴞。

磺溪書院全區彩繪由穎派彩繪有限公司承包。

陳穎派,1933年生於雲林土庫,陳穎派9歲那年因大東亞戰爭景氣轉差,隨父親遷回和美老家,一邊種田一邊靠彩繪為生。陳穎派12歲跟父親陳萬福學藝。陳穎派學藝之後,也因現實社會環境和其父相同,並未專職從事建築彩繪工作,絕大部分都從事油漆塗刷相關工作。

在傳統建築彩繪工作部分,柯煥章曾給予派司相當多幫助,當時柯煥章在承包建築彩繪工程時,非常欣賞派司的彩繪畫作,常請派司至工作場所, 共同參予彩繪工程,由柯煥章負責打鉛筆稿,派司負責繪以墨線,並讓派司落款留姓名,在工作之餘,更親自教導自身之彩繪技藝,派司繪畫作品中,淺色用墨所產生之陰影效果,即是由柯煥璋彩繪師所傳授,兩人共同施作之建築有埔里青雲寺、埔里城隍廟、台中城隍廟等建築,但目前皆已重繪,已無畫作紀錄可循。

陳穎派曾應聘於台灣藝術大學傳授傳統彩繪技術,109年彰化縣政府列冊陳穎派為傳統工藝彩繪類保存者,以他為首的「穎川堂彩繪」是晚近發展的彩繪匠派,整個家族,一共出了12位彩繪匠師,在台灣傳統建築彩繪業界十分罕見。

民國94年時成立「穎派彩繪工作室」,民國99年改制穎派彩繪有限公司,各項工程業務承包逐漸交由派司之子陳敦仁負責。另感念於傳統技藝的殆失,積極投身於傳統技藝的傳承與教育,從民國94年陳穎派與其子陳文俊、陳敦仁三人,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復學系(所)開始教授寺廟彩繪技藝之課程。

軒亭內部為捲棚式不做中脊樑,靠近中間兩支樑繪有「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相傳古時龍馬出河,伏羲氏取其法而畫八卦,稱為河圖,河圖的形狀為以一至十的圖形構成方陣。夏禹時代神龜出於洛水,禹因此做出〈洪範.九疇》,稱為洛書,洛書之形狀則以一晉九的數字作排列,後代人有人以為即是地面之九宮。〈易經〉是台灣寺廟裝飾常引用之古籍,內載:「河出圖、洛出書」,河配龍、洛配龜。

台灣畫師所畫的河圖用龍馬馱負(圖下)、而洛書則用神龜馱負(圖上),自水中而出,寓有祥瑞之兆。

出簷斗栱及「角步通樑」。

架內樑枋

正廳前簷柱與軒亭後點金柱,以「剳牽樑」連接。

台基前御路及拜石。

月台正立面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磚雕。

月台側面磚雕。

三、正廳

正廳對看牆,頂堵為民間八寶中的琴、書磚雕;身堵「翎頂輝煌」磚雕;腰堵為民間八寶中的芭蕉葉、葫蘆;裙堵為綬鳥與木筆花、桃子組合之磚雕。

*「八寶」:琴、棋、書、畫、葫蘆、蒲扇、犀角、芭蕉葉。

翎頂輝煌又名紅頂花翎。孔雀毛與珊瑚紅頂花翎為清朝一品官服上的裝飾圖案。此圖謂其權貴,寓加官晉爵,連連高升之意。

*玉蘭花又稱木筆,木筆的「筆」字和「必」同音;綬帶鳥的「綬」和「壽」同音,取其諧音寓意「必得其壽」。

*綬帶鳥的「綬」與「壽」同音,而桃子在中國神話中, 和祝壽及延年益壽脫離不了關係,因此將兩者安排在一起, 便成了「祝壽」的好題材,屬華人喜愛的吉祥構圖。

正廳墀頭處置小獅子鎮守。墀頭是屋簷和牆身連接處的裝飾,水車垛下有「馬齒」砌法。

*馬齒又稱牙子砌或菱角砌法,是將磚頭排成45度斜角,使外觀有如鋸齒狀,作為一種砌磚裝飾。

正廳架內三通五瓜,次間龍虎爿分別懸掛鐘、鼓。

太極脊又稱中脊樑,是屋架中最高最大之桁木,通常繪有鎮宅之太極八卦可壓煞鎮邪

神龕上方懸掛光緒乙丑年所立之「經天緯地」匾額。

神龕內供奉文昌帝君、琴僮、書僮,並祭祀五文昌神位

神龕前有一翹頭公案桌,但空間侷促無法正拍其立面鑿花。

螭虎吞腳。螭虎是一種想像的吉祥圖像,也有一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傳說祂很貪吃,連自己都吃掉,只剩一隻腳。螭虎吞腳常見於廟宇或傢俱,裝飾於支撐東西的地方。

四、耳房

左右耳房外牆磚雕

身堵

裙堵

半圓弧牆基磚雕

花瓶形門

內部空間。

五、左右廂房

左右廂房(護龍)為木型馬背屋頂。

左廂房「齋堂」;右廂房「尚學堂」

磺溪書院正立面紅磚磚飾種類多樣,在台灣非常少見。內政部在民國102年發表由專家學者與民眾共同評選的宗教百景,以「台灣磚工最考究的建築」為大肚磺溪書院下註解,確實名符其實。

貳、後記

洪坤福派下黃嘉宏 (師承李世逸) ,曾在此修復剪黏交趾陶。

全文4275字、66張照片。
拍攝日期:2018/12/02、2019/02/03
拍攝者:Otto Wang
資料來源:(若有侵權,告知刪除,謝謝)
1.內政部台灣宗教百景網站
2.台中市大肚區觀光導覽網站
3.李乾朗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2018四版十一刷
4.其他